广东安塘街都栗村:答好“五道题”,共建新农村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都栗村立足村情实际,紧扣“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彰显特色、全面发展”的建设思路,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化赋能环境改善、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绿化美化,全面激活群众共建共治热情,朝着建设景美、人和、业兴、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昂首阔步前进。****年,都栗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图片附件一是细治入“微”,党建促共建,答好“善治题”都栗村朝着构建“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全域治理、服务到位”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目标定位,通过组建“行政村—自然村—生产队”管控网,推动形成“力量下沉到网格、资源聚焦到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的网格“微治理”体系,负责关注“微民情”、开展“微宣传”、做好“微服务”,切实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密切了党群关系。****年以来,共开展“微巡防”**次,化解矛盾纠纷*宗,没有出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和重点人员失控脱管现象。图片附件二是聚链成“网”,资源变资产,答好“产业题”都栗村紧紧围绕“村有什么、能做什么、想怎么做”的发展思路,成立都栗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盘活村内闲置农田土地,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同时,都栗村通过制作桑葚酒、无花果干,延长农业产业链,从种养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延伸,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据统计,****年都栗村无花果、桑葚果种植基地产出无花果干约***斤,产值约*万元,桑葚果约****斤,产值约*万元。图片附件三是惠民为“实”,特色变景色,答好“农文旅题”都栗村聚焦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特色产业集聚,走好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引进珠三角客商投资约**万元把都栗村占地约*亩的旧小学和*亩池塘升级改造为特色民宿;充分利用辖区超百年古树资源,动员好村民、好乡贤捐款约**万元,全力推动建设古树公园,留住村民“绿美乡愁”记忆。同时,深入挖掘罗寺村古墓遗址公园、炮楼等景点特色文化内涵,与乡村振兴风貌带、果蔬基地、鸵鸟基地等景观穿珠成链,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文旅休闲目的地,更好宣传当地人文特色和自然风光,持续提升联村带农致富能力。图片附件四是环境为“先”,被动变主动,答好“风貌题”按照网格员包村到户机制,划分责任田、目标段,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社会志愿者、热心村民群众的联动优势,聚焦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扎实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回头看行动、“三大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余人次,清理积存垃圾、乱堆乱放***余处,促进人居环境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同时,依托无职党员轮值制、党员积分制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党群主动认领保洁责任田的长效管护机制,组建村保洁队伍,每月定期打扫村庄、巷道、厕所、维护四小园,让“一时美”变成“时时美”,逐渐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互动局面。图片附件五是绿林成“荫”,绿色变绿美,答好“生态题”都栗村坚定不移推进绿美安塘生态建设,实行挂图作战,结合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模式实现对乡村绿化工作全覆盖网格化管理,组织网格员、党员干部等深入各自然村共梳理确定绿化点位**个,树苗种植需求***棵。此外,都栗村率全区行政村之首成功召开助力“百千万工程”乡贤座谈会,收到村内乡贤慷慨解囊捐款*万余元、茶花树苗***棵和价值*.*万元的水泥**吨。目前,都栗村累计发动全村党员群众约****人次参与了乡村绿化美化工作,开展植树活动**余次,在全村范围内种植树木****棵。图片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