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同街道搭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运行以来,解决了不少群众诉求、化解了许多邻里矛盾。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反映问题,随时查看村居公开事务,一条条称赞的话语,更是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大同街道以“微信群+小程序+管理后台”为监督模式,在全街建立微信群**个,实现全街**个村(居)全覆盖,共吸引*****人入群参与监督,群众小程序使用率达**.**%。下一步,大同街道将持续抓好平台的宣传推广,保障好群众监督渠道畅通无阻,不断提高群众“指上”监督效能,让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推动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思想认识,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大同街道党工委切实履行抓平台运行管理主体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先后召开会议*次,专题研究部署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工作。紧盯各村(居)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抓平台运行落实情况,明确村(居)“两委”人员负责平台日常运行管理,街道包村(居)领导干部均加入相应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形成“街道领导—包村干部—村居两委”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确保平台运行的各项工作常抓不懈。聚焦公示公开,做细做实平台规范。围绕区纪委“**+*”重点公开事项,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点对点”指导等方式,督促各村(居)结合实际,建立重点公开事项任务分解表,根据工作指南规范要求,进一步细化公开公示内容、责任到人,确保公示公开不漏项、不跑偏。平台运行以来,各村(居)共发布公开事项****条,公示事项****条,群众阅读点赞超*万多次。同时,从村(居)民代表大会、“两委”例会到惠民服务宣传等,主动将群众关心关切的事务通过直播呈现出来,共计开展直播***场。紧盯群众诉求,切实提升办理质效。大同街道建立“村居—党政办—街道职能部门”联动的诉求办理机制,进一步梳理村(居)、相关部门的受理职责,强化了上下协调联动,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各村(居)在办理诉求的过程中积极作为,通过小微权力微信群及时回应群众日常诉求,第一时间“有求必应”,针对群众不满意的办理事项,全流程跟踪,及时“回访”,提升了平台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截至目前,共受理群众诉求****件,办结****件,在线投诉**件,满意率**%。积极扩大宣传,持续提高平台使用率。大同街道切实把宣传推广监督平台作为日常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微信群、宣传栏等线上线下平台,发动村(居)干部、村民小组长、网格员、近邻监督员、业委会等走村入户,整体动员,向群众推荐使用平台,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今年来街道平台小程序大幅提升,截至*月份,小程序使用率达到**.**%。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