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水利谋划筑牢向义镇灌溉饮水保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统筹“三项举措”,实现“科学施灌”
一是立足组织引导“基础点”。大力宣传节水保水措施,引导农户改种玉米、大豆等耐旱作物****余亩,调动群众抗旱保丰收积极性、主动性。二是抓好项目建设“联结线”。巩固提升水利设施,利用项目资金投资近****万元,新建提灌站**座并维修*座,山坪塘维修**口,渠道维修新建**余公里,构建了“站塘库全网联通”的灌溉布局,为春耕生产*万余亩夯实“水保障”。三是拓宽留水用水“实践面”。高效统筹全镇水利设施,调动小二型水库*座,可保蓄**万方;利用蓄水池**口、山坪塘***口、囤水田***口、抗旱基井**口(其中:**口正在施工中),可保蓄**.*万方;预计*月初建成并投入使用提灌站**个,提供春灌农业生产用水**万方,预计可解决春灌用水共***.*万方。
二、聚焦“三个保障”,实现“有章保灌”
一是建章立制落实“硬规矩”。结合“河湖长制”探索全民护水新转变,成立两级河长制,将修建完工的水利基础设施移交村集体。二是保障资金打好“动力针”。精准分类施策,确保管护及时到位,维修更换成本高或急需新建的水利设施,由镇人民政府向上争取资金新建和维修;维护成本较小的通过镇人民政府补助维修建材费用,村民筹劳进行维修;日常维护由各村村民自行筹劳组织人员维护,推动管养机制发挥实效。三是组建队伍当好“守门员”。建立多方联动,镇村干部包片,社长为具体负责人,组建“三队一长”巡护团队。
三、做实“三个改善”,实现“有效用灌”
一是提质增效上好“助推器”。打造“向义水网”,建成提灌站等水利设施,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供水支撑。二是延面扩面立好“稳定器”。因地制宜水利建设,运用提灌站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较水库放水,取水覆盖范围更大更精准,有效改善耕作条件。三是助农惠民打造“强引擎”。历年春灌核定需水量***万方,现改提灌站抽水,较往年减少需水量**万方、经费**.*万元。县水利局威远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