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丹阳荆村桥:《解放日报》创刊筹备地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初夏时节,蔷薇盛开。丹阳开发区荆林村委会荆村桥村人来车往,一片繁忙的生活景象;河水静静流淌着,不远处的“解放日报社旧址”石碑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讲述着昨天的故事——****年*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大队入驻丹阳荆村桥村王氏宗祠,开始筹备《解放日报》创刊工作,*月**日离开丹阳赴上海接管申报馆。*月**日,《解放日报》创刊,其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就是在丹阳起草完成的……   解放日报社旧址 孙国武 摄 日前,记者跟随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讲解员,踏过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荆村桥,走进一排砖瓦老房子,寻访**年前新闻前辈们在这里留下的奋斗足迹。这座砖瓦老房子曾是王氏祠堂,坐北朝南,原本有三进,**多年前是丹阳城东附近最大的房子之一。部队离开后,这里先后做过粮食库、办公场所等。如今,老宅存有北面两进。 ****年*月的江南小城丹阳,一时云集了总前委、华东局、上海局以及南下纵队干部浩浩荡荡*****余名各界精英,其中,***多人组成的新闻大队被分配到丹阳以东*公里的荆村桥村,新闻大队的骨干成员驻扎在王氏祠堂,其他工作人员都安顿在村民家中。驻扎期间,新闻大队的记者编辑每天都在荆村桥上繁忙地来往,一方面进入丹阳县城,接受总前委、华东局等领导机关的各项指令,掌握情况、研究对策;一方面投入紧张的学习,熟悉党的城市工作政策、新闻出版事业整顿管理政策等。   解放日报创刊号 之后,著名新闻人范长江、魏克明等一批新闻干部也奉命南下,与恽逸群率领的新闻大队在丹阳荆村桥村会合,迅速开展《解放日报》的组建及创刊工作。入夜,荆村桥村王家祠堂的窗户透着微弱的煤油灯光,范长江、恽逸群彻夜不眠。邓小平和陈毅多次到驻地看望新闻接管同志,并迅速召开会议,确定了编辑部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名单,成立了编辑部、采访部和社会服务部,定下了《解放日报》的办报方针、内容、版式等。其中,《解放日报》创刊号上****余字的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经陈毅同志多次修改,在丹阳起草完成。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月**日,上海大部分地区宣告解放。当天,范长江、恽逸群率领新闻大队迅速出发,从丹阳乘火车到达上海近郊南翔。*月**日,上海正式宣布解放。经过紧张筹备,*月**日上午*时,**万份《解放日报》创刊号印刷出版。*个版的内容激动人心: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消息《我军攻克吴淞要塞,残敌四万投降》《上海军管会奉命成立》;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党和政府政策的关切,创刊号还特意用了两大版的《文献》专刊,刊登党和政府的各项重要政策、文件;此外还有《上海行情》《解放副刊》《社会服务》等专刊专栏。 ****年*月,荆村桥和王氏宗祠均被丹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加以保护。(通讯员 孙国武 张延 记者 佘记其)   视频制作 孙国武  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zhenjiang/qxdt/******/ff****cdf*********e*****a***a**c.s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