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地德江:课后服务促“双减” 多彩课堂践“五育”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视频开始视频结束初夏的清晨,走进德江县煎茶镇黄岛小学,远远地就听到了“嘭咚嘭咚”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架子鼓声。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学校架子鼓社团,看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认真地练习着。图片附件据悉,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学校成立了国画、剪纸、腰鼓、架子鼓等社团,尤其是腰鼓、架子鼓的学习,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四肢的协调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节奏感、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图片附件“课后社团活动不仅能放松自己,也学到了课本上不一样的知识。”该校五年级(*)班学生王馨怡说,社团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松心情的空间,在丰富课外生活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样,在德江县第七小学糕点烘焙室,孩子们正娴熟地配料、搅料、震平、烘烤……经过一系列的流程,香喷喷的糕点从烤箱里出炉,孩子们脸上露出自豪地笑容。图片附件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读书、学习书本知识,自然离不开聪明的大脑,而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实战运用,最终还需动手实践。因此,该校除了组建兴趣爱好社团外,还建立了劳动教育基地,让孩子们知道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该校五年级(*)班学生张紫依激动地告诉记者,每周劳动实践课都是她和同学们最开心的时候,在基地学会了播种、除草、捉虫、收割等许多课本外的知识,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品尝到了劳动的艰辛,懂得了“珍惜粮食就是尊重自己”的重大意义。图片附件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升课后服务菜单应用多样化,目前该校已组建书画、象棋、篮球、厨艺、手工制作等**个课后兴趣社团,基本实现课后服务“班班、人人”全覆盖,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域差距,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图片附件德江县第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田小萍介绍,“我校依托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的优势,又新增了茶艺、烘焙、厨艺等社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性、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作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有效推进课后服务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不断提高校园育人质量。近年来,德江县从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出发,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五育并举”课程,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推进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德江县不仅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提升教育品牌。而多彩的课后育人活动,也拓展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活跃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视野,启迪了学生智慧,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大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视频开始视频结束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