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因地制宜!威远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 龙会村李家湾聚居点的水泥路 图片附件 童家村九岭岗聚居点 图片附件 就地取材修建的便民路 图片附件 童家村九岭岗聚居点设置的垃圾桶◇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生俊 文/图 今年,威远县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界牌镇、高石镇、龙会镇、东联镇*个目标镇计划实施*.*万户户属设施和***个**户以上院落公共区域改造。 随着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深入实施,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广袤的穹窿大地上徐徐铺开…… 干群齐心协力 共建共享新家园 *月**日,记者走进威远县龙会镇龙会村李家湾聚居点看到,村道平坦宽阔、房屋错落有致、农家庭院整洁漂亮,房前屋后栽种着瓜果蔬菜或花卉绿植,生机勃勃;另一旁,村民们正在挑沙、搅拌水泥,开展畜禽圈舍、偏房改造,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龙会镇作为威远县第二批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目标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常态化推进“六净六顺”工程和“清杂去乱”工作。目前,龙会村李家湾聚居点与高湾村堰神坡聚居点已基本完成改造,正在对群众关注的细微处进行提升,预计*月底前全面完成。 “干不干,群众说了算;怎么干,大家商量着干。”龙会村的干部多次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解答群众疑问,收集意见和建议,动员干部群众主动投劳、投资参与其中。 “大家大力支持,一起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农村面貌改善行动顺利推进。”龙会村村委会委员甘丹丹介绍,为了村里的建设,有的村民同意将残垣断壁“拆旧留权”,还有的村民把自家院坝贡献出来作为公共活动场地,用于规划停车位、安装健身器材等。 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李家湾聚居点位拆除残垣断壁*处,实施户属设施整治**户,修建便民路***余米,修缮水沟***余米,整治院坝****余平方米。 “拆除了残垣断壁,硬化了道路,环境变好了,到处干干净净,住着心情更舒畅了。”村民李玉红看着村庄发生的变化,赞不绝口。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打造特色示范院落 童家村九岭岗聚居点是高石镇首批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的示范院落,经过**多天的施工建设,如今进入收尾阶段。 九岭岗聚居点,梯田环绕、农房高低错落分布。新建的石头房屋门前,三角梅开得正艳;村落水渠重新修缮变得平滑通畅;推倒残垣断壁,把空地改造成“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种上花生、玉米、花草绿植等。 童家村党委书记黄栋良介绍,这里主要出产黄沙石,在改造过程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石块建农房、砌围挡、铺路,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聚居点房前屋后有大量花卉点缀,色彩绚丽,一步一景令人陶醉。这是村干部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的数万株月季、万寿菊、小丽花等花苗,为村容村貌增光添彩。 在中间区域,曾是一片杂乱的芭蕉树,经村民同意改造成一片菜园,铺上石块将其整齐划分。旁边是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树下还特地修建了石凳和石桌,成为村民休息闲谈的好地方。 “这棵树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现在早晚都有人喜欢到这里坐一坐。”村民郭华伟介绍,在村干部的引导下,他将一小片竹林改造成“微菜园”,种植时令蔬菜,既实用又美观。 目前,童家村已完成修建入户路***米、院坝***平方米、边沟***米、“四微园”**个,新建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处,实施户属设施改造**户,村貌得到大幅度改善,村民生活更加舒适。 “修建这个示范院落,按照‘因地制宜、旧料利用、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的思路,采取鼓励群众投工投劳、成功人士捐资捐物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在修建过程中,特别注意与当地风格保持一致,利用本地特有的黄沙石修缮房屋、水渠,确保提升后的院落与原有地域风貌特色保持一致。”高石镇副镇长鲁渊懿说。 在特色产业发展上,童家村农田经过“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采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开展油菜、小麦规模化种植。“全村流转土地****亩,既发展了特色产业,又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黄栋良表示。 高石镇童家村产业基地负责人曾忠鸿介绍,每年用工量七八十人,每户可以增加****元到*万元的收入。 今年,高石镇将继续以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为抓手,以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四大行动”为载体,全域推进**个**户以上院落改造和村民小组户属设施整组整治,全面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旧貌换新颜 一张蓝图绘到底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老旧房屋因长期无人居住,成为危旧房屋及残垣断壁,造成“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而且对村民居住安全构成严重隐患。 威远县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契机,全力推进乡村民居面貌改善专项工作,严格落实“一村一案、一户一策”要求,有效提升农房质量安全水平,凸显特色面貌;进一步完善农房功能,改善居住环境,切实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对照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一户一宅”要求,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清查行动,全面清理“空置住宅、一户多宅”等现象。在符合川南民居风格并与周围环境相宜的前提下,允许农户更高标准修建住房及附属设施。指导农户督促施工单位照图施工,严格落实新建农房“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要求。 与此同时,结合前期开展的农房安全隐患排查和自建房安全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摸清土坯房底数,明确脱贫户、监测户土坯房数量。采取“拆旧建新、保护修缮、维修加固、限期拆除、拆旧留权、拆旧退权”等方式实施土坯房整治。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其依靠自身努力消除土坯房。 随着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深入实施,此举得到大量村民支持,与农户签订协议,精心组织规划,明确老宅基地的四至边界和使用权属,让被拆农户吃下“定心丸”。拆除整治后的危旧房屋和荒芜宅基地变成“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微禽园”。老旧村庄迅速蜕变,旧貌换新颜。 威远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推进非目标镇“一般+重点”两个点位和****年目标镇***个**户以上院落公共区域改造;在已完成目标镇每村*个村民小组整组整治的基础上,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确保*月底前完成所有户属设施改造,**月底前全面完成**户以上院落改造。 今年*个目标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个院落改造提升,户属设施整治****余户,其中改厨****户、改厕(含三格化厕所)****户、改造危房***户、整治残垣断壁***处、“拆旧留权”***户、“四微庭院”建设(改造)****户。县政府办内江日报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