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林草湿生态空间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标准(GB 40053)宣贯公益活动在我市举办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小兴安岭林草湿生态空间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标准(GB*****)宣贯公益活动在我市举办。
活动由CFERN主办,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和伊春森******承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论”理念,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动林业行业及地方生态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标准化建设。
在野外现场国标宣贯公益活动中,国标宣贯活动专家组成员和参会站友深入黑龙江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标国家标准(GB*****),就小兴安岭林草湿生态空间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功能区化、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水、土、气、生各要素观测场建设和配套仪器设备设置等关键工作进行了实地研讨和宣贯。
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甘先华和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党委书记、院长刘运伟为“黑龙江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家驿站”揭牌。国标宣贯专家在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监测样地、公顷样地、水质监测场、森林生态系统调控环境空气质量观测场进行了现场研讨和指导。
室内国标宣贯活动在伊春森林博物馆举行。首席专家王兵对CFERN进行了介绍,指出国家标准(GB*****)是建设森林生态站和野外站的依据,是森林生态站和野外站高质量、标准化规范发展的纲领性标准。提出小兴安岭林草湿生态空间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小兴安岭地区其它两个森林生态站建立联盟的工作战略,强调要体现各自特异性,逐步实现林——草——湿及过渡带的生态综合定位观测研究。
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张厚良副院长依照国家标准(GB*****),从区位重要性及自然概况、基础建设条件、标准化监测条件、服务行业监测能力建设、数据应用及成果、下一步建设思路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会国标宣贯专家针对小兴安岭林草湿生态空间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建设方案进行了研讨和咨询,充分肯定了小兴安岭林草湿生态空间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框架。
活动中,参会站友共同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小兴安岭林草湿生态空间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森林生态系统野外台站国家系列标准宣贯活动基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林草湿全口径碳中和监测伊春分中心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产品“四库”大数据源监测基地进行了揭牌。
此次国家标准(GB*****)宣贯公益活动,标志着小兴安岭林草湿生态空间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正式加入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将服务于国家林草湿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及资源监测调查工作,为林草湿质量的提升,为小兴安岭地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奠定了基础,将会积极推动小兴安岭退化林草湿过渡带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服务等重大实践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