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漕泾镇:“书场党课”量体裁衣 精准滴灌入脑入心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漕泾镇聚焦农村实际,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老龄化突出等特点,积极整合资源,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以漕泾镇党课品牌“书场党课”为载体送课到基层,“量体裁衣”设置党课宣讲形式、宣讲内容,贯通融合纪律教育与党性党风教育,精心谋划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课,确保农村党员学习“不缺课”、思想“不掉队”。突出主题主线 让党课更具“原味”此次“书场党课”不仅延续了往年特色,融“戏曲党课、小品党课、镇情党课、情景党课”等为一体,还新增了党纪学习教育内容。*月**日,****年漕泾镇“书场党课”下村居巡回宣讲在水库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来自漕泾镇党风廉政建设宣讲团的青年党员围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六大纪律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并结合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办案实践,运用身边的案例对常见的违反六大纪律的行为进行以案释纪,教育引导农村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进一步使党员对党的纪律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党课间隙,宣讲员还与现场党员进行互动,围绕党纪学习教育进行知识问答,现场回答踊跃。据悉,漕泾党群服务中心将持续依托“书场党课”这一特色品牌,努力做到让党课有“声音”、有“画面”、有“温度”,今年书场党课将从*月中旬持续到*月底,分**场在全镇各党群服务阵地进行巡演。深挖内容 让党课更具“鲜味”在内容素材上,漕泾镇深挖红色资源,深化本土化教育模式,不断丰富充实“书场党课”内容,将宣传重点与身边故事、漕泾历史、地方风俗等相结合,打造生动又深刻的漕泾特色“书场党课”品牌。此次“书场党课”共有*节不同形式的课程,内容涵盖党纪学习、洁美乡村、移风易俗等多方面,按需送课到各村居,以鲜活的语言、丰富的形式解读新理论,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情景党课《送盐》结合漕泾悠久的盐文化历史,根据海涯村历史人物刘来富同志为原型改编而成,讲述了解放前夕,活跃在漕泾镇海涯村、柘林、新寺等地的我地下党游击队,冲破敌人层层封锁把紧缺物资食用盐送到浙东新四军手中的故事,将有历史厚度、文化深度的本土红色故事讲生动,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共鸣。为让“书场党课”“鲜味”浓、“土味”足、“回味”深,漕泾镇以党建引领,聚焦宅前屋后环境整治及提升、农村移风易俗等重点任务,将洁美乡村建设的变化与成果与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分别融入本次“书场党课”的课程中,提升宣传力度,让典型事迹更具感染力。通过“书场党课”演绎新风俗、推行新制度、宣传新思想,把党的“好声音”“好故事”传遍街头巷尾、千家万户,化榜样力量为实干能量,号召广大党员群众自觉遵守,为建设“三色漕泾”注入文化动能。丰富形式 让党课更具“趣味”在形式载体上,漕泾镇用心探索不断丰富和创新,让“书场党课”更活、更近、更接地气地走进每一位党员群众的心里,引起心灵共鸣。“书场党课”让党员群众在艺术感染中接受精神的洗礼,感受信仰的力量。漕泾镇经过细致设计、推敲,将理论宣讲融入舞台艺术,通过戏曲、情景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让党课更接地气、更具趣味,让农村党员群众听得懂、记得牢。面对基层党员难集中、教育培训难覆盖等实际问题,漕泾镇改变传统课堂定点模式,打破空间“壁垒”,变“上课”为“送课”,全面铺开,打通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党员群众在各党群阵地、村民广场、宅基埭头就能听到。此外,为让党员群众更听得进、有收获,“书场党课”时间短、内容精,将传统的“党课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从“小”切点中深挖“大”主题,让“书场党课”“微言大义”。其中“镇情党课”深受欢迎,短短*分钟做到开头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用恰当的故事来摆事实讲道理开展宣讲,拉近距离,着实解决党员群众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疑虑、困惑,将漕泾历史、风土人情融入“三色”发展画卷,杜绝“大水漫灌”。一堂堂党课,就是一次次深入的理论教育和深刻的精神洗礼。漕泾镇的“书场党课”将不断展现新的精彩,用心用情唱好党建“好声音”,既“唱得响”更“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