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高新区社区运河村:党群引领“三融合”,阵地赋能“优治理”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运河村始终坚持以“家门口”服务为理念,牢牢把握“红”的底色,以阵地为基,以治理为要,以服务为本,立足“阵地+治理+服务”“三融合”模式,以抓实“幸福圈”“连心桥“同心圆”为目标,努力打通宣传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阵地融合,打造百姓“幸福圈”站点联动效能升级运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整合党务、政务、服务资源,提供民政帮扶、法律咨询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着力让党员群众感受到更便捷、更暖心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党群服务点设在兴民学堂,内设村史馆、多功能教室、党员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综合排练厅等多种活动场地,更侧重于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为党员群众“充能加油”。内外兼修拓展阵地连点成线,穿线成面,以“室内+户外”的阵地模式,打造“红色走廊-党群文化微公园-兴民学堂-美丽一条埭”的生活服务圈,不断扩大服务辐射半径。调整绿化、加装太阳能灯、增设凉亭,将绿地打造为“运河红色走廊”。深入挖掘和展示运河红色故事、运河群英、农耕文化、乡风文明等,让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乡情村韵。阵地“微改造”让村民幸福感“原地升级”。线上线下共享教育线上交流、微党课、文章分享推送……村党总支根据不同年龄段党员的实际情况,利用微信、电话与党员保持紧密沟通,打破党员教育时空限制,引导中青年党员“随手”学习“充电”。与此同时,由党总支书记、班子成员、党小组长组成三人“送学小组”,分别为各自所在党小组内的年老体弱党员送书、送学、送党声,为老党员送上满满的“精神食粮”。治理融合,架起党群“连心桥”党建赋能网格服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主基调,将村域划分为*个管理网格,组建网格治理队伍(村民组长、宅基网格长、新村民代表、民事民议智囊团),通过三个摸准(摸准村域内重点的人、重要的事、重点的场所),将“家网格”治理细化到宅基埭头,织密平安“防护网”。干群齐心共绘画卷结合“四百”大走访,班子成员、村民骨干组团入户走访宣传,闲话唠家常,激发村民参与“洁美乡村”建设的热情。一方面以“积分制”鼓励村民自行拆除鸡鸭棚、清理乱堆物,从而获取积分兑换物资,增强群众的荣誉感;另一方面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洁美小分队”,对公共区域进行修缮美化、规整“小三园”,助力村民清理宅前屋后堆物,逐渐形成了“洁美乡村”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用心厚植文明乡风积极探索“党建+文化传承”,依托兴民学堂历史文化资源,引导青少年学习金山本地方言和村史。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文明模范评选等活动,以身边的“金山好人”为示范,引导村民向典型人物学习,使文明新风深入到每个家庭。举办运河村“家庭文化节”等专场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正气、传承美德。服务融合,绘就惠民“同心圆”多元整合活动资源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等,打好“理论+实践”组合拳,常态化开展学习宣讲、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凝聚党心民心。“红色讲堂”项目,邀请结对单位、宣讲团讲师、乡贤能人、老干部、老党员、法律顾问开展专题宣讲,用“乡音”传“党音”,提升学习教育质效。每年暑期,为青少年开启精彩的暑期生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青少年心中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结对共建增添活力召开结对共建座谈会,巩固结对帮扶,增进共建情谊,群策群力共谋发展。联合结对单位共同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让党员同志在农耕体验中感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由“双百结对”单******管理中心好玩聚联合党支部出资打造的“聚心亭”,切实提升阵地的实用功能,让老百姓“有地方坐”“愿意来坐”。志愿服务精准常态自****年*月,运河村“红日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由村党总支牵头总抓,以党小组为单位,每周日开展志愿服务,精准发力,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关注困难群体,“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广泛开展敬老助老、救孤助学、帮困助残等志愿服务。以“党建红”引领“乡村美”,靓丽的“志愿色”绘就美丽乡村的“幸福色”,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