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董市镇打造“爱达湾落 频送心安”党建品牌贴心服务群众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枝江融媒(通讯员 李雪纯)近年来,董市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抓手,以湾落党群连心站建设为辐射支点,扎实推动共同缔造走深走实,通过打造“爱达湾落频送心安”党建服务品牌,推动党群服务向湾落延伸,贴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党群连心站全覆盖。 图片附件 在规划上圈出“幸福圈”。将自然湾落作为最小“工作单元、服务单元、活动单元”,实现组织建在湾落、问题化解在湾落、群众满意在湾落。紧贴群众布点。坚持把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党群连心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公里服务圈”规划布点,从实际出发,拿出“地段最好、环境最美、场坝最大”的屋场、院落支持党群连心站建设,切实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双湖村樟树湾党群连心站在选址过程中,紧靠主路的联户长李世源免费将家中**多平米的主屋和院子提供出来建设连心站,有效延伸基层党群服务触角。紧跟需求串线。突破单一的服务功能,根据周边人群、服务半经等特点,有针对性设置公益性、群众性服务项目和活动。五岭村瓜蒌合作社成立以来,经常利用古龙包党群连心站联系群众的优势,发布招工信息,引导留守老人、妇女就近在合作社务工,带动村民增收。紧扣资源扩面。整合汇聚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卫生室等多方力量和资源,积极盘活闲置农房、集体资产等,不断织密到边到底、可感可及的“一站式”阵地服务网络。董市社区上街党群连心站突出“一老一小”,整合幸福食堂、老年学校,解决了老年群体就餐、幼小育托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年服务群众超*****余人次。 图片附件 在功能上打造“磁力场”。立足特点充分挖掘群众高频需求、特色需求,开展符合当地群众“胃口”的活动和服务,提升党群连心站的人气和活力。服务接地气。创新“点单服务”形式和常态化民情收集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湾子会、户主会、纳凉夜话等方式,精准掌握群众所急所需,列出高频办理事项,精准下沉群众所需服务,实现“一键呼叫、供需联动”。活动冒热气。围绕传统节日及重大节庆日,常态化组织村民春节写春联、元宵搓汤圆、端午包粽子、冬至吃饺子,使党群服务接“地气”更冒“热气”。春节期间,平湖村组织社工志愿者开设了义剪专业“服务摊位”,为村里的老人免费理发,用新年新面貌共同感受浓浓的新春年味。桂花村、周湖村、石匠店村等也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群众写春联、打鱼糕、包饺子、村民自办“村晚”等,丰富了群众闲余生活,也拉进了干群距离。阵地聚人气。由村级负责活动收集整理,通过微信群、公告等形式明确告知活动时间地点,实现阵地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优,组织党员主动下沉“赶集”,不断打造“磁铁式”党群阵地。双湖村坚持推行服务事项、日常活动“月月有主题”,常态化组织开展村医巡诊**次,上门服务高龄老人**余人,****年以来共开展湾子会**场,举办活动*场,真正守护了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图片附件 在管理上提升“软服务”。建立“镇-村-组-湾”四级联动机制,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将社会组织、村民群众、驻村单位等纳入共治主体,实现服务阵地变“闲”为“用”,变“散”为“聚”。构建支持网络。在发动辖区党员、群众参与的基础上,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作为后备力量,推动专业队伍建起来。动员成立村级舞蹈队、腰鼓队、民俗文化宣传队、志愿服务队等自治队伍,推动党群阵地有效覆盖各类群体。完善服务机制。进一步满足群众服务多样化需求,全面推行错时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实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通过规范阵地挂牌,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实效。实现长效常态。将志愿服务纳入村民积分管理,依托“积分银行”兑换制度,凭积分兑换奖品,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播下基层治理共答的希望,激发更多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图片附件 从党群连心站的共建到共享“甜头”,党群服务的载体越来越丰富,依靠党组织的优势,推动各方力量下沉基层,形成强大攻坚合力,激活了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一审 何唯 二审 袁定平 三审 龚春梅)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