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警”说安全】@所有人,谨防孩子玩手机因共享屏幕遭骗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富文本现在的孩子们经常会拿着家长的手机玩游戏、刷视频。一些家长可能不以为意,但警察叔叔还是要提个醒,诈骗分子最近经常以“赠送游戏皮肤”等名义针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很多家庭损失巨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手机爱不释手,诈骗分子也将目标转向了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孩子。骗子大多利用他们对游戏、明星、零用钱的向往,诱导他们上当受骗。诈骗手段*免费游戏装备陷阱骗子通常在网络平台发布“低价装备”“免费皮肤”“游戏账号出售”等信息,诱导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私下交易,最后拉黑。*红包返利陷阱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解除“防沉迷”系统骗局以“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密码来骗取钱财。*假明星发“假福利”骗局不法分子诱骗未成年人加入“明星粉丝QQ群”,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诈骗形式“共享屏幕”是某些网络视频会议软件中,一个方便实时演示或教学的功能。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提速使用,网络视频会议软件的用户越来越多,这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视频会议软件中“共享屏幕”功能,获取受害者的信息,进而实施诈骗。*伪装身份诈骗分子通常冒充“公检法”或各类平台的客服,利用获取到的受害人信息,编造理由,获取信任。*下载软件获取信任后,以指导操作为借口,引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可能通过应用商店直接下载,也可能点击不明链接下载。[if !supportLists]l[endif]*实施诈骗利用受害人下载的屏幕共享软件,以指导操作为由,诱骗受害人点击打开共享屏幕,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将受害人钱财进行转移。警方提醒家长们要监督好孩子的学习生活,时时提醒孩子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理、不点,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对于钱款要保持警惕。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