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绿贷同比增速28%的背后——访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行长赵翀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金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日,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青海建行”)行长赵翀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青海建行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目标,加快渠道、平台建设,利用建行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绿色转型。截至****年*月末,青海建行绿色贷款余额***亿元,占比达**.**%。记者:在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地方特色,落实落细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青海建行有哪些创新做法?赵翀:在科技金融方面,青海建行紧紧围绕青海省“十四五”规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积极对接各类产业园区,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重点项目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融支持,为创新能力强、有市场潜力的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新金融服务应该更加开放化、场景化、平台化、智能化。青海建行聚焦地方发展“痛点”,搭建建行生活、建融慧学、建融智医、智慧食堂、智慧政务、智慧景区、裕农通等平台,创新民生服务;搭建供应链、惠懂你等平台,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例如,针对青海拉面产业在扩大规模、提档升级、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青海建行打造区域拉面经济生态圈“青实惠”平台,累计入驻商户****户,平台交易额突破**亿元;为解决当地农牧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依托中国建设银行“建融智医”平台,青海建行打造“互联网藏医院”,在同业中首创了中藏双语互联网问诊功能,与**个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了 “互联网藏医院”定点机构,截至*月**日,平台累计挂号*****笔、报告查看*****次、互联网藏医院平台用户数量达****人;针对农业主体办理金融业务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青海建行不断创新和丰富“裕农快贷”产品包,并依托“裕农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乡村金融服务网络,已累计为****名农户建档授信,授信金额达*.**亿元。记者:青海建行实施了哪些举措来增强绿色金融服务能力?赵翀: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能源优势。青海建行聚焦青海省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主动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全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和传统企业低碳转型,做好绿色项目储备及转化,加快绿色贷款投放,推动对公绿色贷款稳定增长,提升绿色信贷占比。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青海建行建立并完善绿金委议事规则,规范绿金委运营机制,探索打造海南州分行为绿色金融特色机构,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组建省分行及辖内*家机构绿色金融管理团队,逐步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人才队伍。信用是金融发展的活水,青海建行以总行信用政策为指引,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做好强周期行业客户结构调整,统筹好“存量和新增”比例关系,灵活利用贷款计划管理、经济资本优惠、定价管理、审批授权、结构调整评价等管理工具,充分挖掘本地绿色金融信贷潜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探索绿金产品创新,推动全行绿金服务提质上量,绿贷占比持续提升。****年,青海建行绿色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新增**.**亿元,绿色贷款占比**.**%,绿色贷款同比增速为**.**%。截至****年*月末,青海建行绿色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新增*.**亿元,绿色贷款占比**.**%,较年初上升*.**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同比增速为*.**%。记者:在发挥绿色金融“活水”作用方面,青海建行还将有哪些探索?赵翀:首先,继续强化政策指引和支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对接国家和地方的绿色发展规划,确保金融资源配置符合政策导向。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激励措施,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其次,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设计专门针对绿色产业的信贷产品,满足不同项目的风险偏好和回报预期。开发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化融资工具,拓宽绿色项目的资金来源。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发线上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此外,青海建行将充分利用建行集团的多牌照优势,引导理财、基金、养老金和保险等资金进入绿色领域。同时,我们也会加强风险管理和标准建设。建立完善的绿色项目认证和评估体系,确保资金流向合规的绿色项目;开辟绿色信贷审批的快速通道,同时加强风险监测,防止“绿色洗绿”。(王力 王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