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牛背山镇辖区山坪塘信息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农村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稳粮增收方面至关重要。经查,牛背山镇辖区内暂无山坪塘存在,但结合其他地区情况,现将农村山坪塘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山坪塘存在问题山坪塘有堰塘、山湾塘、坪塘,是丘陵地区季节性干旱地区由集体或个人修建的蓄水容积***立方米-**万立方米的小型蓄水工程,主要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属于小型水利设施。一般来说,在山丘三面环丘、一面开口处锁口筑坝成塘,称之为山塘;平地以下挖成塘,称之为坪塘,山塘和坪塘合称为山坪塘。当前的大多数的山坪塘都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条件所限,工程质量不高,且运行至今,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工程安全隐患比较大,维修也比较困难。相关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管理责任主体不明晰山坪塘的建设、使用、管理、维护,理应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主体,但实际上目前绝大多数的并不明确。有些山坪塘由几家农户管理,有些由村民小组管理,有些是村集体管理,但大多所有权和责任主体不明确,更是无人问津,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维护制度,更没有维修养护的硬性规定。(二)工程质量较差*.年久失修、灌溉能力差。有些山坪塘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绝大多数为土坝,因年久失修,堤坝垮塌、塘底淤积、坝底渗漏等问题突出,蓄水和防洪能力减弱,不利于农田浇灌且灌溉能力较弱。*.管理维护不到位,无经费投入。村、组干部对山坪塘的管理意识差,维护措施不到位、无经费投入造成年久失修现象较为普遍。*.毁损严重。多数山坪塘由于长时间受雨水冲刷和浸透,坝体的厚度逐年变薄,坝底的土壤堆积过多,坝漏现象较为普遍,并且坝体周围的杂树、杂草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溢洪道等配套设施。多数山坪塘在修建时没有规范化的溢洪道,只有一些旧式的排洪通道,很难对排洪发挥作用(三)整治经费不足,治理效果不佳*.山坪塘整治无经费、无项目投入。多数未整治依然带病运行,无法满足农业灌溉效用的发挥,甚至部分山坪塘已多年干涸。*.规划不合理。由于资金的限制,有的村进行了多口山坪塘治理,有的村却一口也没有纳入整治规划,造成各个村之间参差不齐。同时,对农民作用较大的部分水塘没有得到整治,而有的在高山没有水源的塘整治后却发挥不了作用。另外,在整治的方案规划中缺乏对整治项目的实际了解,导致整治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管缺失。由于各种原因,山坪塘的整治工程中承建方不直接与受益方村民见面,村民没有知情权,更没有监督权。由于承建方只对发包方负责,造成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的现象,工程竣工时,承建方只找村委会签字,这就造成了该监督的没有行使监督权,想监督的没权监督的现象,二、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以强化经营管理为突破口.把除害与兴利、治理与开发、服务与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及相应的良性运行机制,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转变,即要建立山坪塘功能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运行机制。二是建立本利投资体系。实行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分级负担的多元投入机制。对于新建水利应多渠道、全方位、加大水利固定投入力度,同时要抓紧建立落实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可视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地方政府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乡镇可以将土地复耕补助经费、公积金等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山坪塘整治,农村可实行“一事一议”筹集水利资金,也可预收山坪塘整治后的竞价承包费作为自筹资金。三是制定合理的整治方案。组织对山坪塘存在问题和塘体结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相对完善的资料来对症下药,解决山坪塘存在的工程问题。其次,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具体的山坪塘损坏状况,废弃那些丧失了使用功能、除险加固在技术上不可行和经济上不合理的塘体,把精力转到那些尚能进一步改善维修的山坪塘上去。四是落实日常维护。平时维护采取谁使用谁维护,谁承包谁维护的原则进行,每口山坪塘设立兼职专人维护人员*名,负责干部一名。主要是查看有无渗漏,坝体有无动变形松弛张裂等。并及时清理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枯枝,泥沙以及塘内的淤泥,对挡水设施、排水设施、放水设施、进水渠道、沉沙池和坝体有裂缝和渗水的地方用混凝土或者三黄泥等粘性极强的土勾缝填缝,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