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啃下“硬骨头” 绘好耕新画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来,青龙镇始终坚持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防止“非农化”的根本信念,全力抓好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安排部署,有力推动了***亩耕地集中恢复项目在青龙得到落地落实。*月*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饶熹和副县长吴颖带领全县**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到青龙镇莲花村查看耕地恢复情况。点位现场,可以看到原本一块块零散的土地集中成了连成片的良田,在种植一季粮食作物的基础上再增种了一季经济作物。青龙镇党委书记刘人鸿介绍:“青龙镇采取‘逗硬政策、摸透情况、算清成本、村资主导’十六字工作措施,并长期坚持。在莲花村土地集中恢复项目中经过多次讨论我们最终选定种植七彩菊,七彩菊适宜于坡地种植,能极大程度地将莲花村山地有效利用起来,其亩产可达***公斤左右,亩收入在****元左右。同时在花盛开后,还能吸引游人前来拍照打卡,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图片附件现场会上,饶熹向各乡镇提出耕地恢复要求:一是坚持现有地块耕作内容不变、各级田长巡查频次不减、督导检查力度不松,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二是通过摸基础、探底数、访群众,收集摸清辖区耕地、永农、潜力图斑等基础性数据、摸排底图、调查信息表等资料,找准发力点。三是鼓励土地经营权互换整合,采取链接成片的形式,变小田为大田,开展适度规模化经营,从而解决耕地撂荒这一项长期性工作的问题。四是多措并举,既要推进耕地恢复整理项目,还要带动群众受益,最终实现“共赢”目标。图片附件现场会吸引了众多群众围观,有的群众高兴地道:“政府帮我们把土地集中,再帮我们流转出去,带动我们收入增加了,以后木春菊种植成片后风景都更好看了,大家都很高兴”。下一步,青龙镇将持续扩大耕地集中恢复项目规模,选定桂花村****亩的土地作为持续开展耕地集中恢复新示范点位,将桂花村自然优势和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全力实现闲置土地资源从“低水平重复建设”向“高水平循环利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