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南山“隐士”栓皮栎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自东汉焦光开始,无数文人墨客以隐明志,在镇江的青山绿岭中大放异彩,留下名篇若干。 南山景区招隐牌坊就是镇江隐士文化的形象标识之一。从招隐牌坊往前约**米处,生长着一棵契合隐士文化的栓皮栎。它初看并不惊奇,实则用途广泛,宛如山林隐士,深藏功与名。 这棵栓皮栎树龄***多年,高达**米,叶片边缘长有一圈细细尖尖的锯齿。用手按压纵深的树皮,还能隐约感受到缓慢回弹的触感。 栓皮栎是壳斗科栎属的高大落叶乔木,因树皮表层下有发达的木栓层而得名。木栓层大有用处,是制作软木的主要来源,除了家家户户必备的暖水瓶塞,还能保证葡萄酒香醇不变味,反复采集更有利于二次生长。 被剥皮采集后的栓皮栎露出金黄色的栓皮层,被称为树中“软黄金”。用栓皮层生产的软木被广泛应用在绝缘器、冷藏库、航海救生衣具、浮标等,成为轻工业甚至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至今仍没有其他工业替代品与之媲美。 “栓皮栎常生长在山区,它生命力顽强,喜光,我们在养护过程中侧重清理周围杂枝,保证整个树身能摄入足够的阳光。”南山风景区绿化科科长冯梅介绍。 这棵栓皮栎生长在前往招隐景区的必经之路,来往游人三三两两停下脚步,轻轻吟诵牌坊上的诗句:“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 诗中纪念的是曾隐居于南山的两位高士:昭明太子萧统和音乐家戴颙。萧统不爱江山独爱书台,隐于悠然南山十一年,筑书台、建增华阁,广邀众多文人志士,编撰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戴颙常携酒柑独坐绿荫听鹂声,创作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名曲。 “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喜欢写作,每年积极参加‘增华阁’作文大赛,今天特地带他来看看出处,增长见识。”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市民曹燕告诉记者。 萧统和戴颙隐居在这山间林下编书作曲,终留得万世芳名。山,潜入隐士的灵魂,默默塑造着他们的品格,日复一日熏陶着遍山苍翠。这棵栓皮栎,自百年前落笔南山,默默地为镇江隐士文化书写新的注脚。 隐于山林,依旧流芳,人才如此,树亦如斯。古老的栓皮栎与招隐牌坊既独自成景,又相辅相伴,诉说着城市山林独特的精神气韵。(全媒体记者 赵静)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zhenjiang/sdbd/******/*b**bd********f**f**eaa****c****.s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