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本市首个乡镇“银龄食堂”启用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以后都能在这里用餐,真是方便又实惠。”“今天的菜会是什么呢?”*月**日,本市首个乡镇“银龄食堂”——海虞镇福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银龄食堂”正式启用。临近中午,老人们陆续来到食堂,准备享受美好的午餐时光。
就餐区域内,环境整洁,五张方桌整齐摆放,厨房间的餐具也已经准备妥当。上午**时**分,送餐人员准时到达,饭菜刚被端出,香味四散。红烧鸭腿、虾仁三鲜豆腐、青菜、榨菜蛋汤……社区志愿者忙前忙后,为老人们打上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美味。
“食堂里的菜色花样多,*元就能吃到两荤一素一汤,真好!”**岁的社区居民施月娟说,之前自己在家做饭,菜色少,一两个菜就应付完一顿饭,不会考虑营养搭配,食堂的开办实实在在解决了她“买汰烧”的难题。“午饭不用再凑合吃馒头和面条,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不少。”**岁的居民邵玉琴听说社区开办“银龄食堂”第一时间赶来,她一边夸赞,一边满意地点着头。老人们围坐一起,聊着家长里短,吃着色香味俱全的热乎饭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食堂的开设也受到了老人子女的欢迎。当天,社区居民张伟东特意前来为母亲和岳母报名接受助餐服务。他的母亲**岁高龄,生活自理能力差,以往他中午要从单位赶回家给老人做饭,现在有了“银龄食堂”,他可以安心上班。他表示,社区将饭碗里的小事做成了民生大事,让他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据了解,福山社区是一个“高龄”社区,**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周岁以上人群超**%,而且大部分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买菜做饭看似简单,但对这些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而言并不轻松,“随便对付”成为他们的日常用餐习惯。所以,不用自己买菜烧饭,也可在家门口吃上可口饭菜,成了他们最迫切的诉求。
为此,从去年底开始,福山社区在深入摸排调研、积极走访的基础上,对各类助餐需求人群进行分类整合,通过民主议事和“四议两公开”,明确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及运营模式,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幸福餐厅”。同时,福山社区通过打造“红色合伙人”党建品牌,引入爱心公益企业共同参与助餐项目,为食堂提供餐具、消毒柜等物资,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银龄食堂”与海虞护理院开展深入合作,在保本微利的基础上,对老年助餐实行价格优惠,按照两荤一素一汤的标准,保证菜品每日不重样。护理院集中采购、统一加工,新业态群体进行集中配送,助餐项目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
助餐项目实施就餐差异化补助支持政策,**至**周岁的户籍人员自费*元/餐,**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员自费*元/餐,其余部分由社区按标准补贴;对于经民政部门认定,**周岁及以上的户籍人员被认定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及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市级以上劳模,可享餐费全免。工作日开放时间为**:**至**:**,报名助餐项目的老人可直接至“银龄食堂”就餐,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享受带餐服务。
接下来,福山社区将逐步扩大就餐群体,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积极参与食堂运营,探索建立长效运营机制,用“一餐热饭”的温度让更多老年人“暖胃更暖心”,真正把“食”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