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太平镇:接力做好“千万工程”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视频 s 视频 e 图集 s 图集 e 正文s 太平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由点及面,接力做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抓基层打基础,振兴步伐稳起来太平镇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把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作为“千万工程”的重要保障,通过选人育人、星级评定、育强带头人、修建阵地、开展党员活动日等方式,建强基层组织,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群众的持续增收才有坚强的保障,乡村振兴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旺里村党组织书记黄承山介绍说:“为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我们利用主题党日,组织党员与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还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党员群众参与到村级发展的谋划中来,让大家对村子的各项事情知根知底,增强群众主体责任感。”太平镇不断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组织根基,加快“千万工程”实施。在袍烈村布见屯打造屯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示范点;在七良打造“致富金蛋”品牌,实现七良村村集体经济突破**万;在旺里村强化阵地建设,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党群共建共治,队伍力量强起来“村里发展、村里建设、村里治理,涉及事情千头万绪,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我们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系、发倡议书等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到‘千万工程’中,才能形成长效机制,”七良村党组织书记余电节说。太平镇在有序推进袍烈村、七良村、旺里村“千万工程”中,坚持党群同心共建共治,实现“要我美”到“我要美”。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搞大包大揽,以“支部引领、镇干部包村、村干包户、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五级为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做好违建拆除、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墙绘美化村落墙面等工作,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群众主动参与建设自己的家乡,美化自己的家园,形成持续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生力量。“我家山上有竹子,我愿意无偿贡献出来,给屯里的群众装饰自己的菜园,让我们的屯变得越来越漂亮。”七良村工作组在龙党屯谋划方案时,余春跑着出来给工作组说。“我家女儿在太平镇中心小学当老师,她会画画,画得可美了,我可以让她来在村里的墙面上画画。”日前一大早,七良村组长一大早就接到太平小学教师余爱尖父亲的来电。你来,我也来,你做,我也做,人人参与,让“小山村”实现“大变化”,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特色产业兴起,群众口袋富起来袍烈村党支部副书记陆绍存说,“现在很多在外工作的人,回到家乡,都会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寻找小时候的味道,走亲访友,也会带上家乡特色产品作为伴手礼,假期返程之际,父母也在行李箱里塞满家乡特产,属于村里的特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太平镇坚持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大力推进村庄整治提升,也坚持让家乡特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我在家拿玉米、青菜喂养鸡,鸡散养在自家庭院里,屯里很多在外回来的亲戚朋友都喜欢来我这买鸡和鸡蛋,每批养***只,还是有一批小收入的。”袍烈村布见屯庭院经济陈祖营说,他还养鸭、鹅、种植青菜、小芭蕉等,实现一日三餐自给自足。陈祖营只是太平镇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太平镇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方寸地”“巴掌地”以及屋外的大石山,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无公害家乡特色产业,有家禽、蜜蜂、蔬菜、桑蚕、山羊等,解决一日三餐的同时,还能出售补贴家用。****年仅第一季度,太平镇脱贫户发展特色产业申请以奖代补高达***万元。“千万工程”让村庄实现蝶变,规模化的家乡产业也带动群众致富,袍烈村一千多亩的香蕉,群众除了有土地流转的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增加家庭收入,这几年在村里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了。下一步,太平镇将继续坚持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对标平果市实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平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提升村、整治村目标要求,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来源:太平镇人民政府)正文e 附件s 文件下载:关联文件:附件e 其他s 其他e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