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绍兴晚报】夜宵连吃4个粽子 男子半夜进医院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记者 潘秀玮 本报讯 俗话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正值端午假期,香糯可口的粽子成了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节令美食。然而,粽子虽好,不加节制地暴饮暴食,就可能让疾病趁机“找上门”。 前几天,市民王先生下夜班后回到家,感觉饥肠辘辘,看到家里正好有粽子礼盒,就打算吃粽子当夜宵。看着不同口味的粽子,从小就爱吃粽子的他,想着把咸的、甜的、荤的、素的都尝一尝。很快,*个二两重的粽子就下肚了,王先生还不忘配上一瓶冰镇啤酒。然而,几个小时后,正在睡梦中的王先生就被胃痛痛醒了。“一开始,隐隐腹痛,后来胃里面翻江倒海的,还恶心想吐。”没办法,王先生赶紧到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就诊。该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认为,王先生患上了急性胃炎。 市民吴女士也很喜欢吃粽子,但令她比较烦恼的是,每次空腹吃粽子后,她就感觉胃沉甸甸地痛。“有一天早上特别饿,吃了一个冷粽子,胃立马不舒服了。”于是,吴女士也赶紧去医院找医生配了消食解腻、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的药品,吃完过了一会才感觉舒服点了。 “粽子是糯米制作的,碳水含量很高,而肉粽里含有大量的脂肪,糯米加猪油煮熟后,糯米的消化速度会减慢,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会给胃肠带来很大的负担。”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晏春根表示,粽子对于有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人群来说不适合多吃,还有糖尿病患者,吃了粽子以后很容易引起餐后血糖偏高。 “像王先生这样半夜吃粽子,吴女士早上空腹吃冷粽子都是不合适的。因为糯米制品在胃里的储存时间很长,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晏春根主任说,除了粽子,咸鸭蛋和巧果也是“高风险”食物。 “咸鸭蛋里的盐分和脂肪含量较高,巧果作为油炸食品脂肪含量超标,虽然吃起来很美味,这对于部分有高血压、心衰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不利的,因为高盐、高油食物会加重这些患者的不良症状。”晏春根提醒。 最后,他还建议大家在吃完粽子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可适量进行运动,如骑行单车、快走、跳绳等,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热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