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山镇:仲夏药材管护忙 药香富农有良方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视频开始视频结束仲夏之月,高山镇的山乡田野间,微风拂过,药苗轻摆,村民们的身影穿行其间,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劳动画卷。时下,正是中药材管护的关键时期,高山镇鹿溪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里,负责人曾晓东正指挥着十余名村民对前胡、防风、玄参等中药材开展管护除草工作,让种植的中药材更有“品质”和“颜值”,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为当地村民就近增收开出致富“金药方”。图片附件这几年,通过摸索和学习,曾晓东在中药材种植上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也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尝到甜头后,他扩大了种植面积,已逐步形成了规模性、系统性的种植基地,收入越来越好。“我今年共种了***亩中药材,占大头的是前胡,采用套种模式,在前胡里种玉米,既为前胡遮阴,又可以带来额外收益,且不影响药材生长。预计前胡亩产可达六七百斤,可卖出***万元。”随着经验的积累,曾晓东对发展中药材的信心也逐渐增强。图片附件在基地务工的冉启虎腼腆地向笔者说道,“我们每天四十多人一起来,***元一天,就在家门口务工,既可以找钱又方便照看家里。”据了解,鹿溪村中药材基地吸纳就业困难群众**人,务工群众人均可获得劳务增收****元以上,已发放劳务费**万元。鹿溪村中药材基地发展只是高山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县委、县政府“一主两辅”产业部署,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按照镇部署、村规划、户落实的方式,依托本土企业优势,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营销机制,强化大户带动能力,不断扩大天麻、前胡、百合、防风、板蓝根、黄柏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图片附件“别看天麻像个土疙瘩,却可以让地里生‘金’,我去年光这一项产业就收获了*万元咧!这个时期雨水多,就要常看看窝里是否积水。”沿着起起伏伏的山脉,走进高山镇铁汞坝社区天麻主题园,枝繁叶茂的树下,天麻延绵山头。天麻大户周远明正耐心地指导村民对天麻进行管护作业,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如今,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日益壮大,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长,高山镇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底气更足、步子更稳。“我们推行‘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各村种植天麻,通过现场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麻农天麻种植和管护技术,达到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提高了麻农的积极性。”天麻专班冉教授介绍道。高山镇中药材产业成效凸显。截至目前,******有*家,合作社*家,大户**家,加工厂*个,****年全镇发展防风***亩、前胡***亩、板蓝根***亩、黄柏***亩、百合***亩、天麻**万平方米,吸纳就业困难群众*****人次以上,中药材种植农户户均增收*****元以上。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高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安旭河表示,高山镇将充分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打好‘生态牌’、擦亮‘产业星’,不断推动中药材种植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加大中药材种植培育力度,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的规划,扎实开展农村中药材种植管护科技培训,培育一批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所孕育的丰富中药材资源成为富民“良方”。视频开始视频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