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相继入梅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已从*月**日开始,较常年(*月**日)偏晚*天;江淮地区在*月**日入梅,较常年(*月**日)偏早*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监测指标在*月**日已全部达标,其中雨日指标达到入梅标准,区域日平均降水量达到两毫米,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北纬**度以北,监测区气温也超过**℃。预测显示,上述监测指标在*月**日至**日仍将稳定维持,故****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于*月**日入梅,较常年(*月**日)偏晚*天。*月上半月江淮流域降水量持续偏少,根据预测,江淮梅雨监测指标在*月**日达到入梅标准并维持稳定,故江淮流域于*月**日入梅,较常年(*月**日)偏早*天。梅雨是东亚地区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是东亚夏季风阶段性活动的产物,主要发生在*月至*月中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一带。中国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即西自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端以南岭以北的北纬**度为界,北抵淮河沿线北纬**度一带,涉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多省(直辖市)。江淮流域常年平均梅雨量达***多毫米,可占年降水总量的**%至**%。我国梅雨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年至****年,我国梅雨季降水量具有明显年际波动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世纪**年代,降水量以偏多为主,**世纪**年代后期至**年代、**世纪**年代末至本世纪前十年,降水量偏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梅雨期间的天气变得更加不稳定和极端。气象数据显示,过去**年里,长江中下游梅雨季的无雨日数、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和强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最为明显。(作者:刘蕊?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