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大余县加快“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纪实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一个个村庄文明和谐……盛夏时节,行走在大余县广袤的乡村,一幅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尽情铺展。近年来,大余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以绣花功夫描绘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聚焦环境改善 推动特色资源开发青砖灰瓦、石板小路、仿古民居……记者走进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梅花埠仿古街,一条充满古韵和活力的街道映入眼帘。而在几年前,这里道路破、房屋杂、空中线缆乱,环境“脏乱差”。“我们改造房屋立面、优化临街绿化、安装路灯和休闲娱乐设施,打造仿古街、文体广场……”该村党支部书记罗利聪说,****年以来,梅山村多方筹措资金,从强化基础设施入手,村“两委”班子带头清理乱堆乱放、畜禽散养等“乱象”,带动群众主动参与建设美丽家园。如今,“乱石埠”成了美丽的“梅花埠”。梅山村充分利用辖区内的梅关古驿道、陈毅隐蔽处、梅花大观园等“红古绿”资源,先后实施了红军游击小道、岔下红色广场等项目,将“美丽生态”转化为以“乡村旅游 ”为路径的“美丽经济”。今年*月至*月,梅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大余县以建设和美乡村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综合治理,推动特色资源开发。截至目前,大余县共创建美丽宜居乡镇*个、美丽宜居村庄**个、美丽宜居庭院****个、整洁庭院*.*万余个。聚焦产业振兴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月起捕种虾、*月起捕虾苗、*月种植早稻、*月中旬前投入种虾、*月底收割早稻、**月收割晚稻、**月虾苗分塘……”大余县新城镇店孜里村稻虾共作基地负责人朱康介绍,这是基地一年的稻虾循环种养时间节点。据了解,稻虾共作基地通过“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收、稳粮增收、粮虾双赢”的种养效益。得益于这种循环养殖模式,去年基地总产值达***多万元。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大余县积极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南安腊味”“大余麻鸭”“大余烫皮”“金边瑞香”四大品牌优势产业,推动稻虾、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新城镇探索实施了“赣南早虾双季稻”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青龙镇建设“养好牛”肉牛基地、鲲鹏牧业肉鸡养殖基地;樟斗镇“樟斗蒸鹅”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大余金边瑞香出口海外,畅销国际市场。目前,大余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个、富硒产品**个,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家;培育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家,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家。聚焦乡风文明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漫步大余县青龙镇元龙畲族村,青瓦白墙、马头翘角的畲族民居环村而立,村规民约墙绘别具特色,广场上村民们悠闲地健身娱乐,一幅乡风文明的动人图景展现在眼前。“我们将‘文明积分’与《村规民约》相结合,村民只要参与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就能获得‘文明积分’,积分可在‘时间超市’兑换物品。”元龙畲族村党总支书记蓝胜平介绍。每到月末、季度末、年末,村里还对积分情况、志愿服务时间存储情况进行归档,评选出“储蓄大户”,作为“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等创评活动的重要参考。“小积分”兑出“大文明”。大余县在元龙畲族村、水南村等**个试点村开展“时间超市”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在**个乡镇全面推行“时间超市”建设工作。同时,通过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等活动,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加大培树表彰典型,不断涵养文明乡风。村容整、民风淳、文化兴,文明之花在大余县的各个乡村美丽绽放。截至目前,大余县共建成“时间超市”**个,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个、省级文明村镇*个、市级文明村镇**个,全国文明家庭*户、市级文明家庭**户。(特约记者叶功富 通讯员叶相发)附件: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