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深化改革丨熙岭乡:三个聚焦推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熙岭乡为扎实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狠下功夫,有效地推进了“一校七点”建设,让“一校七点”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红色阵地”,为党员干部高素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聚焦培训阵地,提升培训精度。立足龙潭党校、岭里“孝文化”、溪里“下马溪革命根据地”、塘后农业产业园等特色教学资源,建设形成“一校七点”培训阵地。依托“一校七点”阵地资源,围绕农业产业、红色革命教育、文创产业、基层治理等主线,培育推出“三峰-龙潭-四坪-墘头”“塘后-梨洋-山墩-新圪”等*条研学路线,以及高山花卉种养植、果蔬管护、红曲黄酒酿造技艺、民宿经营等**余类培训课程,有效提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准度。聚焦师资力量,提升培训水平。按照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安全健康以及基层治理等教学类别,建立以副科干部、业务骨干、乡土人才等为主的培训讲师资源库。目前,讲师资源库共计**人。择优筛选政治素养高的党员干部**余人,分领域、分行业成立巾帼宣讲团、青年宣讲小分队、“新村民”小分队等理论宣讲团*支,常态化开展“送学上门”“送书进村”等活动,有效破解农村党员教育“召集难”“师资水平低”等问题。聚焦需求导向,提升培训实效。聚焦党员干部实际需求,围绕辖区重点工作、特色资源,个性化定制*—*天时间不等、课程不同的培训,采取“乡土乡音”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同时,邀请省住建厅专家、市住建局专业人士、科技特派员以及县委党校讲师等相关人才前来授课,采取研讨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去年以来,邀请各类专家学者授课共计**人次,开展乡村振兴沙龙、红曲黄酒酿造技艺、“工料法”探索与实践等活动*期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