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美兴镇“四个一”织就“流动网”,助力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美兴镇有这样一张“流动网”,由一群特殊群体构成,他们通过一辆辆车,四通八达跑出一张无形网格,他们既是美兴镇的闪亮名片、美兴文明的流动窗口,又为美兴的基层治理服务好“最后一米”。
*月*日,由城区**名出租车司机构成的“流动网格”开展培训,他们作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能够全方位、多维度、近距离、超迅速掌握“格”内信息,并通过“净土阿坝·平安微治理随手拍”微信小程序迅速反映,将隐患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正是这样“一张网+一群人+一个平台+一套流程”工作模式,持续向基层末梢聚焦发力,通过融合基层治理多元力量,紧盯“网”内安全隐患,守好“格”内安全关。
“一张网”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
这张“流动网”早出晚归,奔波于街头巷尾,通过“群体”力量全覆盖式拉“网”建“格”,形成“一辆出租车一条线,多条线覆盖一个面”的缓冲式全覆盖网格,为网格化社会治理赋能增效。这样一张网全面覆盖美兴镇辖区内消防、食品、信访、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安全隐患,具有“参与人数多”“情况掌握清”“问题反应快”等多方面优势,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治理,人人享受治理”新局面。
“一群人”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出租车司机作为流动“哨兵”移动“探头”,既有群体体量大、活动范围广,又有机动性大、流动性强,且人熟、地熟、事熟、收拢人员快的优势,作为基层治理“多元力量”,通过车上对讲机,达到一“呼”即应效果,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共达+困难共解”的“三共”效应,进一步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基础。
“一个平台”打造为民服务“连心桥”
由“一个对讲机”到“一个微信群”再到“一个随手拍小程序”,逐渐在这群“移动网格员”中搭建起数字化服务平台,平台的构建打破空间壁垒,让安全隐患问题实现“群”内报告、“码”上分享,极大缩短问题发现时间,缩小安全隐患风险,进一步筑牢安全隐患防线,搭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一套流程”实现为民服务“升温剂”
“那天下午看到街面围栏坏了,觉得是个小隐患,没想到就这么随手一拍上报,获得了十块钱奖励。”一名出租车司机在培训中说道。美兴镇积极推广“净土阿坝·平安微治理随手拍”小程序,通过健全“发现问题+上报隐患+社区审核+系统反馈+奖励发放”一套闭环流程模式,为隐患上报者按照**元/件以资奖励,实现问题闭环处理,目前已累计上报有效事件**条。出租车司机作为移动“探头”,紧盯安全隐患,通过上报问题获得“奖励金”,激励进一步为民服务“升温”。
美兴镇通过“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变“服务对象”为“治理力量”,既破解了专职网格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让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又让出租车司机这个户外工作群体成为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积极参与者和亲身受益者,切实发挥好其治安巡查、隐患上报、政策宣传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通过“净土阿坝·随手拍”奖励机制,为“移动网格员”的干事热情不断“提档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