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象山打造的全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平台交付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记者 吴敏勇 摄)昨天上午,象山打造的浙江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东海*号”在宁波环海重工码头正式交付。后续将在象山外海海域开展养殖作业,预计年产优质海产品(仿野生驯化岱衢族大黄鱼等)**万尾,产量***吨、产值约****万元。据了解,“东海*号”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入级中国船级社,总造价****万元。平台外形酷似游轮,长**米、宽**米,高度相当于*层楼房,作业时有超过一半会潜到水下,养殖有效水体达*.*万立方米,属于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耕海牧渔,向海洋要食物。发展深远海养殖,对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意义深远。但深远海环境复杂,要实现稳定养殖颇为不易。象山全新打造的“东海*号”可谓绝活加身,直击深远海养殖痛点。“作为移动式‘海上粮仓’,‘东海*号”具备**米以上的升降功能,能经受住**级以上的台风。”平台设计单位负责人魏顺兵说,在极端天气情况下,会考虑无人值守,用自动投喂系统来实现远程操控的无人投喂。除了台风,深远海养殖的另一个挑战是水产“出逃”。对此,“东海*号”的网衣材质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双层网,这种网衣在自重下的断裂长度是钢绳的*倍。同时“东海*号”配有*根长度***米的锚链,其中前**米锚链额外加粗,能保障在*只锚同时突发失效的极小概率情况下,位置不发生位移。据投资方******介绍,平台通过光伏和储能结合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配备了智能化养殖信息系统,可实现陆基远程管理,海上常规管理人员最多仅需*人。接下来,我县将利用该平台在象山东南海域开展养殖试验和生产,探索、提升渔业新质生产力。“如此大规模的深水养殖水体,可以模拟出野生大黄鱼的生长环境,使产品尽可能接近野生品质。”县渔业局副局长刘长军说。“浙江首个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的投入使用,不仅标志着深远海养殖装备、管理、技术的创新进步,还将对海洋渔业经济、环境保护和渔业产业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是我省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陈佳雯 孙建军)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