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温江区2024年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二代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等。根据区植保植检站近期病虫调查结果,综合历史资料分析,结合*月下旬至*月上旬天气预报,对我区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的发生趋势作出预报,并提出相应防治意见。一、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一)水稻二代二化螟:中等发生。二代二化螟卵盛孵期为*月**日。依据是:*.二代螟蛾灯下诱蛾截止*月**日,测报点共诱蛾***头,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螟蛾高峰期出现在*月**日。据*月**日在永宁、万春、金马等地调查显示:一代防治田块平均枯心率为*.**%,平均亩残虫量为***头,与去年同期相比亩残虫量略有增加。*.田间一代二化螟残虫虫龄集中在*-*龄及蛹。据区植保植检站*月**日田间一代残虫剥查显示:三龄为**%,四龄为**%,五龄**%,六龄**%和蛹*%。结合测报点截止*月**日灯下螟蛾消长及高峰期,以及气象因子对二化螟发育进程影响,按发生历期预测法预测,二代二化螟卵盛孵期为*月**日。*.二代二化螟卵盛孵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基本吻合。根据农业技术人员对水稻生育进程调查分析预测,水稻将于*月**日后开始大面积进入破口抽穗阶段,与二代二化螟卵盛孵期相吻合,利于蚁螟蛀入危害。(二)穗颈瘟:中等发生。主要依据是:*.水稻品种抗性减弱。今年我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质杂交稻及部分常规稻易感稻瘟病。*.气象条件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据气象预报,我区*月下旬-*月上旬降水偏多,有多次中到大雨天气过程。此时正是水稻抽穗扬花期,也是穗颈瘟发病关键时期,高温高湿天气更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和传播蔓延。(三)纹枯病:中等发生。据*月**日对区内稻田调查显示,田间病丛率为**%,病株率为*.*%,部份严重田块病丛率已达**%以上。随着近期雨日增多,田间湿度增大,使纹枯病蔓延加快,纹枯病由横向向纵向迅速扩展蔓延。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必须抓紧时间施药防治,控制病情垂直发展,保护功能叶。(四)稻曲病:中等发生。此病是水稻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有加重发生趋势,病菌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侵入,特别是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稻曲病将会加重发生。(五)稻飞虱:中等发生。据区植保植检站*月**日普查结果显示:在万春、永宁部分稻田查见稻飞虱。各镇街应加强监测,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指导防治。二、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意见(一)高度重视,及早准备,抓好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水稻穗期是多种病虫重发期,也是“防病保粮、虫口夺粮”的关键时期,打好以防治二代二化螟、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为主的保穗之战是当前粮食生产的中心任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重大病虫防治责任制,确保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到位。做好药械、燃油、农药等物资准备,搞好药械维护以保证防治需要。(二)强化宣传培训,实行统防统治。大力开展后期病虫防治技术宣传、培训工作,通过会议、网络、报纸、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积极推动防治工作的开展。水稻后期病虫防治时间短、任务重、技术性强。各镇街要认真开展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通过统防统治,物资配送,承包防治等多种方式,实行专群结合,广泛发动群众打好水稻穗期病虫防治的保穗之战。(三)科学用药,保证防效。*.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月**日至*月*日。凡在*月**日前未齐穗的田块,必须及时施药普治,施药后遇雨应补治一次。推荐防治药剂:亩用甜核﹒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克;亩用**%氯虫﹒噻虫嗪(福戈)水分散粒剂*克,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公斤常规喷雾。*.稻瘟病(穗颈瘟):应立足普防,重点抓好水稻破口至抽穗初期施药预防。对叶瘟发生区域和常年发病重的地区易感病品种,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第一次施药后如遇连续阴雨也要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补防。推荐防治药剂:亩用*%加收米水剂***ml兑水**公斤喷雾进行预防;对已发病的田块亩用**%富士一号乳油***ml兑水**公斤喷雾。*.纹枯病: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要抓紧时间施药防治,病丛率达到**%—**%左右的类型田,施药的重点部位是水稻中、下部。推荐防治药剂:亩用**%爱苗**ml;**%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克,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公斤喷雾。*.稻曲病:防治适期为水稻破口至扬花初期施药防治。推荐防治药剂:亩用**%爱苗** ml兑水**公斤喷雾。*.稻飞虱:加强监测,达标防治,百丛虫量达****—****头应及时施药防治。推荐防治药剂:亩用**%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克;亩用**%吡虫啉**克,任选一种兑水**公斤喷雾。其它病虫,视病虫种类,发生危害特点,对症下药。三、注意事项(一)水稻破口至抽穗期施药应保持稻田*-*厘米浅水*-*天,在防治适期内先破口先施药,确保防治效果,对部份区域,抽穗较迟的田块防治时间可推迟到*月*日左右。(二)根据天气预报,在防治适期内抢晴、抢雨后间隙及时施药,施药后三小时内遇雨应补施一次,确保防效。(三)施药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