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课程基地建设引领各校竞相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来自全国**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近**位代表来通,参观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省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这是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协同组“校校行”的活动之一。在该校数学课程基地内,高中各社团学生正在开展趣味函数、力学模型等拓展课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学校校长赵磊说:“通过参观,我对课程基地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把通大附中的先进经验带回去。” 创建高水平、高质量课程基地,是我市不同类型高中推进不同科研方式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我市高中学校之间,同类学校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不同类学校推进不同的科研方式和课堂教学改革。各高中内部的课题、课堂改革、评课等教科研活动都围绕着学科与课堂日常开展,而课程基地不仅是开展改革的平台之一,也是开展改革的基础。南通市教科院院长徐卫华表示,“南通全市教科研呈现出既有一体化‘自上而下’的体系性建设,又有扁平式‘自下而上’的个性化研究,早已告别‘单兵作战’的时代,区域和学校的界限已经打破。” 南通市高中历史教研员马斌在担任教研员之前,已在普通高中工作**年。他说:“南通市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引领各高中竞相发展,促成优秀人才培养的生态与机制。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市里,氛围形成了,切身感受到‘鲶鱼效应’。”他口中的“鲶鱼”之一,就是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建设。 截至目前,南通市每个学科均设置有两个学科基地,覆盖我市**所高中。每个学科基地均承担教学研究、研训活动、资源建设、成果推广等职能,仅各类市级教研活动,每年开展超***次。 “学科基地建设是南通实践多年的一个做法。各所学校把最强的学科拿出来建学科基地,历经**年实践,目前实现了各个学科各所学校的全覆盖。”徐卫华说,“两个基地之间有完善的竞争机制,现在已经真正做到将教学研讨与经验推介融为一体,发挥了‘课改连接、课改示范、平台展示、智力支持’的功能,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为了让我市各高中从均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教研理念、内容、教法上继续改革出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将学科基地作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一理念,也深深刻在我市各高中管理团队和教师心中。 如东高级中学资深教师周锦华负责全市历史学科基地已近**年,他将基地的核心意义概括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名师培养的摇篮”。他介绍:“我们基地被称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先锋,全校历史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都吸纳进来,不断研究课程标准和课改方向,一般四五年一个青年教师就能成长起来,在全校梯队里找到位置。” 对我市各高中青年教师而言,通过各类教科研平台参与课题或者提升自己,已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是坚持梯队培养、团队合作、教学相长,我市各高中青年教师、普通教师迅速实现了从“站上讲台”到“站稳站好讲台”。 今年*月,省教育厅发布文件,宣布我市通州湾中学晋升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至此,我市共有**所高中被评定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占比超**%。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各高中开展学科基地建设,用好学科基地开展教学研密不可分。 “当所有学校教学质量都达到较高水准,老百姓不再为择校愁眉苦脸、绞尽脑汁的时候,好生源、好师资自然‘安土重迁’。学校自身发展与生源质量达到良性循环,由此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局长成宾说。 日报记者 沈樑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相关新闻 南通市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成果展 暨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关于征求《关于促进全市宣传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建议的结果反馈 ****年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名单公示 南通这些工作室入选 “教育强国建设江苏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在通召开 关于征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反馈报告 “教育强国建设江苏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在通召开 南通市****年新春招聘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暨全市政法队伍作风建设会议召开 相关文件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市区“退二优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所高中被评定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占比超**%—— 课程基地建设引领各校竞相发展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 字体:[ 大 中 小 ] 近日,来自全国**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近**位代表来通,参观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省数学与科学课程基地,这是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协同组“校校行”的活动之一。在该校数学课程基地内,高中各社团学生正在开展趣味函数、力学模型等拓展课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学校校长赵磊说:“通过参观,我对课程基地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把通大附中的先进经验带回去。” 创建高水平、高质量课程基地,是我市不同类型高中推进不同科研方式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我市高中学校之间,同类学校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不同类学校推进不同的科研方式和课堂教学改革。各高中内部的课题、课堂改革、评课等教科研活动都围绕着学科与课堂日常开展,而课程基地不仅是开展改革的平台之一,也是开展改革的基础。南通市教科院院长徐卫华表示,“南通全市教科研呈现出既有一体化‘自上而下’的体系性建设,又有扁平式‘自下而上’的个性化研究,早已告别‘单兵作战’的时代,区域和学校的界限已经打破。” 南通市高中历史教研员马斌在担任教研员之前,已在普通高中工作**年。他说:“南通市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引领各高中竞相发展,促成优秀人才培养的生态与机制。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市里,氛围形成了,切身感受到‘鲶鱼效应’。”他口中的“鲶鱼”之一,就是高中学科课程基地建设。 截至目前,南通市每个学科均设置有两个学科基地,覆盖我市**所高中。每个学科基地均承担教学研究、研训活动、资源建设、成果推广等职能,仅各类市级教研活动,每年开展超***次。 “学科基地建设是南通实践多年的一个做法。各所学校把最强的学科拿出来建学科基地,历经**年实践,目前实现了各个学科各所学校的全覆盖。”徐卫华说,“两个基地之间有完善的竞争机制,现在已经真正做到将教学研讨与经验推介融为一体,发挥了‘课改连接、课改示范、平台展示、智力支持’的功能,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为了让我市各高中从均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教研理念、内容、教法上继续改革出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将学科基地作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一理念,也深深刻在我市各高中管理团队和教师心中。 如东高级中学资深教师周锦华负责全市历史学科基地已近**年,他将基地的核心意义概括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名师培养的摇篮”。他介绍:“我们基地被称为推进课程改革的先锋,全校历史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都吸纳进来,不断研究课程标准和课改方向,一般四五年一个青年教师就能成长起来,在全校梯队里找到位置。” 对我市各高中青年教师而言,通过各类教科研平台参与课题或者提升自己,已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正是坚持梯队培养、团队合作、教学相长,我市各高中青年教师、普通教师迅速实现了从“站上讲台”到“站稳站好讲台”。 今年*月,省教育厅发布文件,宣布我市通州湾中学晋升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至此,我市共有**所高中被评定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占比超**%。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各高中开展学科基地建设,用好学科基地开展教学研密不可分。 “当所有学校教学质量都达到较高水准,老百姓不再为择校愁眉苦脸、绞尽脑汁的时候,好生源、好师资自然‘安土重迁’。学校自身发展与生源质量达到良性循环,由此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局长成宾说。 日报记者 沈樑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