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海门:加密隐患“排查网”,筑牢汛期“防护堤”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你单位应急池内积水较多,近期雨水不断,万一发生环境应急事故,水池无法容纳,需赶紧清理!”环境执******负责人提醒到。 为切实保障汛期环境安全,有效防范因暴雨等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闻“汛”而动、迎“汛”而上,全面开展汛期环境安全巡查与隐患排查。 雨前排查,突出重点。在暴雨来临前,执法五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涉水企业开展随机抽查,聚焦雨水排口、应急池、危废仓库等重点风险区域,排查企业应急处置预案是否完善并备案,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是否充足,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境安全主体责任。 “该应急池内积水应该是当时演练时留下的,由于工作疏忽,没有考虑到应急池积水问题,我单位立即组织清空应急池。”******负责人随即对应急池进行整改。执法人员提醒企业及时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如若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拨打海门局值班电话,及时上报。 雨中巡查,严查问题。为加强企业汛期环境安全责任意识,执法人员对辖区企业开展突击检查,主要检查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应急池内的抽水泵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同时查看雨水排口是否设置闸控装置,在下雨时是否存在雨污混合排放情况。对于检查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对于一般环境问题要求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到位。 “没想到你们下雨天还过来检查,感谢你们的指导,我们立即清理车间内跑冒滴漏的废水,一定会做好汛期相关环境安全工作的。”某印染厂负责人说道。 雨后核查,严控风险。由于梅雨季节的阵雨特点,雨后,执法人员开展巡河行动,检查企业附近河道是否存在偷排情况。同时利用非现场执法检查,查看涉水企业的在线监控数据,核查企业在下雨时段是否出现流量突变、污染物数值超标等情况。通过核查,未见雨中偷排、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等情况。 下一步,海门生态环境局将加强加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扎实做好汛期污染防治应急应对,筑牢汛期环境“防护堤”,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供 稿:董铭慧(海门局) 审 核:施 波李 婷 发 布:刘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