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工人日报】“萌新”来了,管理方式变了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中**********年*月招收了*名大学生,其中有*名**后分在生产管理部电工班。这在为班组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给班长常海龙在管理上提出新挑战。“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广泛,思维活跃,敢于挑战传统。”常海龙与这批**后接触不久就发现了他们的独特性,尤其是善于提建议,“不管提得怎么样,能够提出来就很难得。”比如在设备巡检上,班组一直执行电子自动检测与现场巡检相结合的制度,每天对主机设备的温度、振动等指标进行现场检测登记。这些**后巡检了几次后,就提出了在设备上安装自检装置的建议。对此,常海龙打出了针对**后的管理“组合拳”。首先是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开放的方式。在分配任务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来承担相应的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鼓励技术创新,激发创新热情。利用**后具有创新精神的特质,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我们定期组织创新讨论会,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对于有价值的创新点进行整理,******申报。****年以来,我们有多项创新成果获奖。”还有用好沟通渠道。**后习惯使用新媒体和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岁的常海龙也常常借助微信、QQ等平台与他们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想法。“我们实行的四班三倒工作制,有时班里开会就通过企业微信进行,尽量减少对他们休息时间的影响。”“充分发挥**后的优势,了解他们的喜好,才能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又高效的班组。”常海龙说。(张传武)新闻链接:https://***.******.***/papers/grrb/****/**/**/*/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