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来了一批“小小考古家”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沪滇两地联合开展青少年实地研学活动
*月**日,“沪滇携手促振兴,民族团结一家亲”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走进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名沪滇青少年参观考古遗址、体验文物修复,在研学实践中共同收获成长。
古老图腾、象形文字、原始壁画……研学首站,青少年们来到广富林考古展示馆,跟随带教老师的脚步,依次走过豪迈古朴的城墙、高低起伏的迷宫,在旅程中穿越时空,见证广富林从原始村落发展为南方文明重镇的进程。
随着探索文化之旅的深入,青少年们对历史文物与松江底蕴的兴趣渐浓。“文物是文化的遗产,更是历史的见证。文物修复技术帮助我们让一件件破损文物焕发新生,重新赋予文化再生的力量。”在实践课堂上,带教老师一边讲解文物修复基本知识,一边带领青少年们动手体验文物修复操作。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青少年们变身为“文物修复师”。傣族少年岩罕恩与上海学子张邵阳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人仔细地将手中的陶瓷碎片用胶水拼接黏合,一人则用调刀搅匀石膏后修补细小缺口,经过蜡片翻模、砂纸打磨等多个流程,一件件器物“焕然一新”。“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修复陶器,非常有趣,希望以后能学习更多文化遗迹保护相关知识。”岩罕恩说。
伴随着悠扬动听的丝竹音乐与活泼轻快的民族歌曲,一场多民族青少年之间的文艺展演于当天上演。傣族儿歌《青山绿水》、哈尼族歌曲《请喝一杯普洱茶》、葫芦丝演奏《花筒裙》……青少年们身着民族服饰,在载歌载舞中体验多民族的文化交融。共青团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汤伟杰表示,此次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埋下了友谊的种子。“这是我们第一次带着西双版纳州的孩子们来访松江,我们也期待未来上海的朋友们能来到西双版纳州,让东西部各族青少年在交流互通中共同成长。”汤伟杰说。
据介绍,此次活动为松江区与西双版纳州的共青团组织首次开展青少年实地研学活动,依托广富林文化遗址等松江本土科普资源,为两地青少年交流互融搭建了沟通桥梁,同时带领沪滇青少年共同了解松江历史,感受松江独特的人文魅力。
    在广富林文化遗址,沪滇青少年了解图腾文化。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