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阳朔人 阳朔事】阳朔:奋力书写和美乡村新篇章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阳朔县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围绕“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的目标,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以高田镇龙村作为试点,积极探索和美乡村建设有效途径。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构、收入分配方式的重建及基层治理体系的重塑,努力打造龙村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把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成果转化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阳朔实践。龙村行政村位于遇龙河国家级度假区、高田集镇与如意峰索道景区结合部,地处集镇西北约*公里,属于金宝河下游区域,地域面积约**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亩。村内均为硬化道路联通,道路通达性较好;流经的金宝河河道较宽、水流平缓;村庄文化底蕴深厚,传承有手工编织、壮乡绣球、特色美食等民族手艺,保存有山歌、桂剧、彩调、舞狮等非遗项目,现存连片古民居*座,有古天子圩遗址及知青岁月纪念地、古桥古井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阳朔龙村飞月大坝,始建于****年(清乾隆**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多次修缮,形成堆石堰坝,坝内淤积、坝体渗漏、功能减弱。县水利局借龙村和美乡村建设的东风,着力于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讲好水利故事。承担了大坝旧坝拆除、上移**米的重建任务。从****年**月到****年*月,克服了冬季施工、雨季施工、水下施工、夜间施工的多重难题,完成了大坝主体建设。保证了下游飞鼠岩、月落湾村****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保证粮食安全。“水利工程建设要考虑安全、实用、生态、美观的原则,将防洪治涝、生态治理、粮食安全、产业发展综合考虑,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助力和美乡村建设。”阳朔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梁花义说。流经龙村的金宝河是阳朔县打造“一江两河”旅游经济带的重要一环,河两岸群峰竞秀,美似仙境;河面波平似镜,水中倒影清晰,每当晨昏时光,远处青山薄雾,近处炊烟袅袅,景色美丽,适宜打造集水稻、油菜花等旅游观光、农业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基地;河岸边的喀斯特地貌在经年累月的山水侵袭后形成造型奇特的山峰,为户外攀岩提供了天然的场地。为了整合村中资源,在县委、县政府的有力指导下,高田镇构建“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推、村企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镇、村、农户”三级利润分配模式,确保村民共享绿色发展经济成效。“******以后,强村公司整合了村委的所有资源。我们以资源来招商引资,目前已引******,在龙村建立了户外运动攀岩基地,我们的利益分配是由集体经济******,三方分红,达到了共同致富的目标,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高田镇龙村村党支部书记陆日长说。理顺龙村绿色发展思路,阳朔县高规格做好区域内乡村农文体旅融合发展“顶层设计”,以推动乡村生态资源向美丽经济发展转变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乡村资源,引入、培育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目前已对龙村产业发展规划作了初步设定,在明确主要业态为竹筏漂流、户外运动的基础上,引进“岩邦”专业团队开发运营龙村户外攀岩产业。阳朔县遇************签订合同,定下合理的利益分配比例,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在推动产业发展、农村建设良性循环的同时,也为基层治理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我以前就是种些果树、水稻等,收入也是平平,现在竹筏到我们村里来了,我们既可以在家干农活,然后有竹筏划的时候又可以来划竹筏。‘五一’假期以后客人就逐渐多了,‘五一’假期以后划到现在有八千多块钱,这样来说比出去打工就好多了,我们很多筏工都认为在家打工比去外面打工划算了,也照顾了家里。”龙村村民吴朝友说。目前,龙村和美乡村各项目施工建设如期进行,龙村至龙潭旅游产业道路建设工程全长****米,项目建设于****年**月开工,现已实现通车,该路成为遇龙河国家级度假区经龙潭村通往龙村的旅游黄金通道。龙村攀岩岩壁下长约***米道路已完成硬化和绿化,顺利通车。龙村和碑头两个水坝一期工程完成施工,初步满足蓄水要求。骑行步道已完成基本线路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编制,并提交发改局审批。龙村户外运动公共服务中心、龙村码头集散中心已完成设计规划,正在完善报批报建手续。飞鼠岩连接桥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总目标。一体推进、稳打稳扎 、久久为功,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创新运行机制做好示范带动,积极拓展农村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成果,努力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高田镇党委书记谢小勇说。作者:莫珍玲 陈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