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宝应: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助力企业“减负”纾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保护县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以“营商”促“赢商”,宝应县紧紧围绕部分企业反映的检查过多过频、重复检查、检查扰企等集中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积极发挥涉企合规指导作用,助力企业“减负”纾困。
建立预防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出台《为进一步规范宝应县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行政执法单位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执法检查事项,建立以执法检查计划和涉及检查登记为主要内容的“*+*”备案制度,通过“事前+事后”的双备案形式,有效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现场检查行为,实现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全过程的监督。
坚持包容审慎,杜绝执法检查乱象。印发《关于加强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备案的主体、内容与形式,同步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逐步实现“综合查一次”,确保“同一企业同一事项一次检查”,全方位杜绝随意检查、选择性检查、重复检查、频繁检查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积极推广“非现场监管”模式,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能力,不断扩大非现场监管的覆盖面;结合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企业违法行为的,严格执行免罚、减罚、轻罚制度,坚持合法合规和合情合理并举,促进经营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
拓宽监督渠道,确保检查备案落实。督促入企检查单位实行执法行为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确保入企执法检查公开、透明,畅通企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联动衔接,通过公布监督电话、征求意见、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被检查对象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对涉企行政执法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处理,保障企业经营主体合法权益;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涉企执法监督,在全社会营造优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