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棠树乡:创新工作法 让荒地变良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昔日抛荒田,今朝稻飘香。在舒城县棠树乡刘院村的田畈上,一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对农田实施平整改造。之前长满杂草的抛荒田,很快变成了适宜种植的良田。
“过去,这块土地因为地处偏僻,农户外出务工,一度被抛荒,杂草丛生。现在,通过农田托管、复耕复种,这块田地今年又‘复活’了。”近日,舒城申春家庭农场负责人王申春讲道。
“抛荒田整改变成良田,既保护耕地,又带来经济效益,还带动村集体收入。”棠树乡刘院村党支部书记吴维燕介绍称。
据了解,为给大户提供良好的种粮环境,刘院村首次提出“三个一”工作法,给予每亩****元的补贴用于土地整治,村集体、村民组、大户各出资三分之一,整治完成后由大户自行耕种,这样既解决抛荒田问题,又减轻大户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大大提高种粮大户的积极性。
“我乡农田实施的抛荒田整治,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耕地,让土地更有活力,同时开展的水稻、油菜轮作,虽然面积不大,但亩产在****公斤左右,每亩增效***元,用实际行动保障了粮食安全。”棠树乡农综中心主任张德清介绍道。
在抛荒田整治过程中,该乡充分发挥刘院村抛荒田整治的建设带动作用,对全乡抛荒田的面积、地形等基本情况进行逐一摸底核实,做到不落一角、不漏一块,真实反映全乡耕地耕种实际情况,建立的抛荒田清单台账,并根据摸底核实的抛荒田实情进行整治多渠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让昔日的撂荒田“摇身一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田”。截至目前,全乡共排查出的**多亩抛荒田已完成整改并全部种满种足。
棠树乡党委书记贾月超表示:“棠树乡党委和政府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该乡将持续加强耕地管理,聚焦耕、种、管、收*个环节,提供全链条跟踪服务,为确保粮食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王韬)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