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综合信息]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 加快实现东港全面振兴新突破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东港市委书记孙晓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东港市将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加快实现东港全面振兴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港新篇章。”聚焦振兴发展“薄弱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盯紧“三大短板”,进一步破题解题、挖掘潜力,打造全省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海洋经济先导区。抓紧补齐县域经济短板,以优势海洋经济和特色农业经济为基础,着力培育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文旅康养,壮大草莓、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六大百亿级产业,打造“食品加工强县”“清洁能源强县”“海洋经济强县”,加快跻身全国百强县。抓紧补齐民营经济短板,优先支持本地企业融入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和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头部企业。抓紧补齐海洋经济短板,积极发展海洋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互市贸易等产业,打造振兴发展“蓝色引擎”。聚焦产业发展“着力点”,层层推进、纵深发力。加快构建符合东港实际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农转工”,围绕海洋产业、特色农业产业等优势,完善上下游,打造全产业链,提升招商吸引力,将农业优势切实转化为工业优势。聚焦“内转外”,全力推进向北开放,推动丹东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运营,探索与周边国家大宗商品贸易产业,实现发展格局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聚焦“散转聚”,推动“产业园就是产业链”模式,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聚焦“低转高”,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传统大包装向小袋休闲食品转变,从原材料加工向高端衍生产品开发,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聚焦“旧转新”,全力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中心渔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聚焦关键领域“突破点”,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系统集成,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坚决扛牢管党治党责任,全面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推动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思想务实、工作扎实、办事踏实、作风硬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振兴发展。深化开发区及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实体化运作,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实意招才、引才、留才,给予各类人才相匹配的荣誉、教育、医疗等政策,让各类人才政策“一目了然”,各项人才服务“一键兑现”,吸引更多人才留在东港、扎根东港。完善全面依法治市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改善法治环境,打造公平、公正、公开法治环境,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东港。“东港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东港全面振兴,为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和丹东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贡献东港力量。”孙晓晖说。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