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江阳区: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每件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收到锦旗、“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得到赞扬……今年以来,江阳区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每件事”,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大幅提升。联动,形成合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改革所向、发展所需、民心所盼。”江阳区深刻认识到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擦亮政务服务“金字招牌”,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基础是实现数据共享,关键在于部门的高效协同。前台综合受理(张红 摄)江阳区从企业群众需求出发,将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退休,工程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等企业群众高频多发、体验度高又需要跨部门、跨窗口、跨区域办理相关的“一揽子事”的事项,从“高效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将申请材料、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程序、发证方式进行整合优化再造,精简合并,重制申请表格、压减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 最终形成“一家牵头、一次性告知、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窗办理、一次办结”的“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模式。江阳区**个牵头部门梳理各类服务事项,实现相关服务主动推荐、精准匹配。区行政审批局聚合多个政府部门服务,将分散的服务内容“系统打包”,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要求,实现了多种诉求一站办理。真心,办实办好社会有诉求、支撑有平台、提升有空间,政务服务是衡量营商环境质量的重要维度,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江阳区突出“真心”二字,将“高效办成一件事”办实办好。市民张滔在江阳区华美路一段经营的芋禾缘蛋糕店,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规范户外招牌设施设置》。“第一次办理这些手续,有些摸不着头脑,大厅工作人员主动加了微信指导,两份手续很顺利就办好了。”张滔连连说很满意,还说做生意就图个顺顺利利。群众表扬泸州市******贾先生是办理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的第一人,他领到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时十分激动,不仅称赞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证,还特地送来了“热情贴心为企业 高效规范办实事”字样的锦旗。其实,高效的背后是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实现了*项材料免提交,**个要素免填写,审批时限由**个工作日压减至*个工作日,审批材料由原先的**项减少至*项,原来需跑*个部门到一步都不用跑,相关材料精简、跑动次数压减**%以上。“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群众为企业服务,群众评价政府工作,往往也是通过办事的感受来判断的。”江阳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毕亚梅说,“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改革所向、发展所需、民心所盼,服务真心,企业和群众才不会寒心。创新,常态长效从“能办”到“好办”,从“顺利办成”到“高效办成”,江阳区政务服务优化、行政效能提升的求索、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断呈现新的创意、新的亮点、新的变革、新的突破。一线应答(张红 摄)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江阳区全力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江阳区全力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除了流程简化,现在服务都主动‘找上门’啦。”帮办代办服务,为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回复、一次性告知、线上线下全程指导;预约延时办服务,采取电话预约或现场预约的方式,“不打烊”延时办理,解决办事群众“上班办事难,下班办不了”的问题。前台综合受理(张红 摄)值得一提的还有,“高效办成一件事”叠加“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服务,部分事项办理便捷度尤为明显。社保综合窗口实施快办行动,对退休“一件事”、员工录用“一件事”、身后“一件事”,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办件提速**%以上,精简材料**%以上,平均缩短办理时长**分钟。“网上办”“指尖办”“自助办”“暖心办”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川渝社保平台互通,实现了“单险种”向“全险种”延伸,跨省转移线上办结率达***%。接下来,江阳区还将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活力、塑造发展动能,有力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促进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动能澎湃。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江阳区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