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市自然资源局] 实地走访 现场指导 积极应对强降雨 ——凤城市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成效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受“格美”外围云系和东北冷涡共同影响,*月**日以来,我市发生大范围连续降雨过程,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强降雨落区重叠、累计雨量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及工作要求,市自然资源局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强化工作主动性,强化综合会商和工作部署,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持续抓好抓实本轮强降雨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一、凤城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总体情况我市****年共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灾害类型以泥石流、地面沉陷、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爱阳镇、赛马镇、青城子镇、四门子镇、鸡冠山镇等**个乡镇(街道),威胁户数***户,威胁人口****人(其中,泥石流**处;崩塌*处;地面塌陷*处)。扩面隐患情况,涉及*个乡镇(红旗镇、四门子镇),威胁**人。二、应对本轮强降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召开应对本轮强降雨调度会。让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本轮强降雨的严峻性,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突出防御重点,提前落实好防范应对措施。对巡查排查、信息发布、指挥调度、转移管控、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等方面进行了再部署和再细化,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务必要以分秒放心不下的强烈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应对本轮强降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扩面威胁的再排查和不间断巡查。要求各乡镇自然资源所再核查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外的扩面区域,尤其是高陡边坡、人工切坡建房、泥石流易发区域等,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威胁人数、户数、撤离路线、安置点等动态情况,为转移撤离打下良好基础。*、成立了以局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分片督导工作组,覆盖全市**个乡镇,督促、协调、指导地质灾害防治、人员转移、回流等工作。*月**日以来,分片小组全部深入到各县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御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共开展督导检查*次,完成地质灾害巡查***人次,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处(次)。*、强化值班值守,预报预警处置到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干部**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渠道畅通。强化预报预警,根据天气预报、前期降雨、地质环境条件,积极与市防指汇报沟通,联合会商研判,及时向各乡镇(街道)、各成员单位发布省、市下达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为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支撑,为市防指、乡镇政府应急决策和群众自我防范地质灾害提供依据、赢得时间、争取主动。截至目前,共发布预警*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降雨期间,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和气象信息的发布。①*月**日—**日,转发丹东市自然资源局、丹东市气象局《丹东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通知*次,并提出防御指南。指导二级橙色预警区域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扩面威胁)的各乡镇政府立即组织人员转移撤离,并及时跟进撤离进度,实时向市防指报告。②督促各乡镇政府再次组织拉网式排查,对于非地质灾害隐患点区域,尤其是高陡边坡、人工切坡建房、泥石流易发区域,受降雨影响发现危险隐患苗头的,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转移避险。新发现险情的要第一时间报告市防指。③定时跟踪各乡镇撤离人员的回流情况,督促各乡镇政府务必要强化转移避险途中及转移后的安全管控,预警解除前,妥善安置群众,严防擅自返回,全力避免人员伤亡;预警解除确认安全后,组织人员有序返回。共督促各乡镇反馈回流信息的通知*次,收到的反馈结果均为无回流情况,已实时报告市防指。*、充分发挥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督导和专家技术指导作用。强降雨期间,丹东市自然资源局派驻三位同志到我局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督导,省自然资源厅委派两位专家、丹东市自然资源局也委派两位专家驻我市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督导和指导,会同市局督导组和专家到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巡查,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截至目前,共赴基层指导**次。*、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置。接到赛马镇的塌陷信息,第一时间会同丹东市自然资源局督导组和指导专家到达赛马镇红石大地井位置,冒雨现场踏勘塌陷坑。该塌陷坑平面近圆形,直径*m左右,深度不详,现场调查时,雨水经地表径流汇入塌陷坑内,水面距地面约*m,积水不断流入地下巷道,四周见有岩土体掉落坑底。塌陷坑周围*.*m见有多环形裂缝,长*.*~*.*m,宽*.*cm左右。现场已给出初步处置意见,建议应立即在塌陷影响区设置警示牌和围栏,并予以公告,禁止一切人类活动。加强巡查和监测,建议汛期过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塌陷坑进行回填工作。截至目前,该塌陷区域**米以外已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带,确保人畜安全。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自然资源局将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动落实地灾防治各项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的良好氛围。*、持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与上级自然资源部门、气象、水利部门进行了资源共享,做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实时预警。*、强化抢险队员、专家及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以雨为令,督导各乡、镇(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抢险救援及时、高效。聘请地质灾害专业机构,随时委派专家和技术人员抵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和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局始终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指挥、服务大局”基本原则,服从统一指挥调度,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底线,切实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实抓细。图片附件图片附件图片附件图片附件图片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