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94岁抗美援朝老兵张汝林:“能为祖国贡献力量,我很自豪”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图片附件今年**岁的张汝林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精气神。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舜同  通讯员郭银芳  *月*日,记者来到位于鹤山市雅瑶镇古桥村的抗美援朝老兵张汝林家中。今年已经**岁的张汝林虽因旧患行动不便,但举手投足间仍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军人特有的精气神。  “小功*次、三等功*次……”张汝林翻开因时间沉淀而变得有些泛黄的退役证,一张黑白照片映入眼帘,虽然照片有些褪色、磨损,但仍能从中看到年轻时张汝林那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的样子。当天,张汝林向记者介绍了他抗美援朝的那段经历。  毅然参军保家卫国  “妈,我要参军!”****年,当时只有**多岁的张汝林向母亲表达了要抗美援朝的意愿,但因为他是独子,家人不舍得让其奔赴战场。然而,张汝林参军的意愿很坚定,他个人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最终,他成功说服了家人,并于****年*月入伍,加入到抗美援朝的行列中。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后,面对凶险的战场,张汝林没有畏惧。“抗美援朝是在保家卫国,能为祖国贡献力量,我很自豪!”张汝林说。  担任运输班班长  “从西海岸转移到东海岸,再转移到‘中线’……”回忆参战时的情景,张汝林告诉记者,进入朝鲜后,他所在的部队进行了多次转移,其间,时常遭遇敌人的猛烈袭击,他至今仍记得子弹在身边擦过、炮弹在身边炸开的情景。  “在战场上,多一颗子弹、多一份粮食,都能让更多在前线拼命的同志存活下来,所以物资的补给一定不能断。”张汝林告诉记者,当时他在运输班担任班长一职,每到战斗时,他和同志们就要不断往返于后方补给点和前线,而他总是跑得最快、冲在最前的那个人。  凭着“即使背上的物资使自己满身伤痕也必须把物资送到前线”的勇气与决心,张汝林在金城战役中荣立三等功。“我已经不记得一箱弹药、一包粮食有多重了,只记得很沉。为了尽快给前线的同志补充弹药和粮食,我们通常都会一人多背几箱物资。当时我们脚踩一双‘解放鞋’跋山涉水,山路崎岖、物资太沉导致腰和腿剧烈疼痛也得忍着,听到炮弹落下的声音我们也不会停下脚步,听到子弹在耳边‘嗖嗖’地飞过,我们也没有退缩。”回忆起金城战役的过程,张汝林说道。  “****年*月**日,晚上*时停火!”在采访过程中,张汝林清晰地说出了这句话。张汝林坦言,这是自己印象最深刻、最快乐的时刻。这是战争结束的时刻,也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时刻。  对待工作细致认真  由于战场上长期的负重劳损,张汝林也落下了腰椎结核的病根。因伤致残的张汝林在退役回到家乡后并没有闲下来,反而是更加主动地请求参加工作。“我虽然腿脚不利索,但是给你们扫地、看门总是可以的。”张汝林说,回到家乡后,他参加了管理粮仓的工作,其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父亲是一个对工作十分上心的人,他为人处世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张汝林的儿子张广明说道。  据了解,如今,张汝林的*个孙子也都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并在各自的岗位上接过祖父“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旗帜。张汝林也袒露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身为公务员的*个孙子能够继续为祖国贡献力量。“我也希望可以回到朝鲜,看看当年的战场如今有了怎样的变化。”张汝林说道。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