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文化为魂唱响“渔光新曲”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末,在热辣辣的阳光烤灼下,林华奇又一次来到石浦镇东门渔村,与他一道抵达的还有“东海奇渔记”研学游的学员们。东门渔村被誉为“浙江渔业第一村”,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打鱼为生,海洋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如今,全村****余户村民,仍有**%以上从事海洋捕捞及相关产业,渔业经济发达,有“活态”渔文化博物馆之称。今年*月,宁波报业集团团委书记林华奇,作为首批市级文化特派员入驻东门渔村,服务指导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码头、网场、冰厂、船坞,老街、东门灯塔……一个多月来,他带领团队踏遍村里的角角落落,开展访谈、蹲点调研,摸清村庄文化家底,了解村民需求。在林华奇看来,东门渔村历史文化禀赋独特,海洋渔文化特色鲜明。他了解到,近年来东门渔村搭乘全域旅游的东风,凭借滨海地理环境、传统古村落、民俗风情、历史古迹、特色海产品等优质资源,融合“渔文化艺术村”研学基地、休闲捕捞“渔家乐”和海景民宿等文旅项目,海岛特色文旅发展方兴未艾。“走访调研中,我发现村里不少设施趋于老化,渔村的特色餐饮美食、海洋文化研学等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林华奇说,当前已整理出一批村里的文化亮点,后续将围绕“渔文化”生态圈打造,串联海岛历史风光资源、原生态渔文化及民俗展示、非遗传承体验等,设置打卡美陈,制作“文旅攻略”,擦亮“渔文化”品牌,同时借助各级媒体多元传播,唱响东门渔村的“渔光新曲”。前段时间,林华奇利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媒体资源,与象山县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紧密合作,探索推出“东海奇渔记” 特色研学活动。走渔村、听渔事、赏渔光、拓渔画、唱渔歌、登渔船、做渔宴……在东门渔村,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极具海洋特色的非遗文化,感受原生态的渔民生活,收获成长和快乐。“好产品也得会‘吆喝’!”不仅是“东海奇渔记”,在林华奇的推广和对接下,*月中旬,还将有新疆库车“看海”研学团来象看海踏沙,体验渔文化。“海洋渔文化研学的文旅推广只是一个起点,后续还会推出亲子度假游、青年团建等文旅线路,借力旅行社和象山其他特色景点的流量,带动东门渔村旅游产业实现新发展。”林华奇表示。按照文化特派员为期两年的工作计划,林华奇还打算整合各方资源,结合渔村的非遗文化资源,完善更新文旅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渔村的民宿、餐饮的服务品质;用艺术元素美化村容村貌,深挖“渔文化”IP,设置一批有吸引力、有文化特色的打卡点;运用短视频、文旅攻略推荐等多种形式开展宣发推广,助力东门渔村焕新“出圈”。(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吴斌)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