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晓塘乡激活就业增收“一池春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早上在公司忙,下午下班还可以到自己的橘园看看,即当工人又当农民,还能照顾家里人,比在外面工作好多了!”近日,在位于晓塘乡的******车间内,员工任海珍一边整理材料一边说。就业,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牵着千万家庭。晓塘乡地处象山半岛中南部,相对偏远,面对劳动者队伍流失和就业问题,晓塘乡立足实际,探索出具有鲜明乡域特色的“亦工亦农”就业模式,实现“工农互促”良性发展局面,激活农民就业增收“一池活水”,为偏远乡镇促进共富提供新路径。近年来,随着工业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产业机构的调整,晓塘乡就业市场逐渐扩大,不少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农闲时,不少村民就去临近工厂打小时工、劳务工等,农忙时,跟公司协商时间回到田中干农活,月收入好的话有上万元。这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安置和转移。”晓塘乡党委委员励建挺介绍,晓塘乡目前有规上工业企业**家,涉及机电、家具、纺织、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领域,年产值超过**亿;拥有以“红美人”为主打的精品柑橘****亩,亩均效益超*万元,年产值达到*.*亿元,带动全乡户籍人均增收*.**万元。这些都为区域内人员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晓塘乡搭建平台为劳务转移“牵线搭桥”,保持工业农业用工稳定。乡政府通过零工驿站“浙里找零工”、村劳务协管员微信群以及省外劳务协作单位等线上平台和乡便民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信息栏、LED大屏等为零工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支持、劳务对接和政策咨询,每年促进***人次通过平台出入晓塘乡从事零工。部分制造业在农忙时也会调整作息为农业劳动“供时”。比如,象山“红美人”柑橘采摘时间集中在**月至翌年*月份,本地员工占比较高的企业主动在**月至*月调早下班时间至**点,便于员工下班进行果实采摘、交易。外来务工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时间参与红美人采摘、打包、运输等工作。这样,农忙时节从事农业配套产业人员增加约**%,务工人员也增加了兼职收入。“工农互促”留下了青壮年劳动力,也留下了现代化农业人才。种植“红美人”柑橘户年均收入超过**万,高于外出务工收入,吸引不少本地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工作。随着“红美人”市场销路的打开,创造出包括采摘、包装、仓储、物流、市场营销、资金管理、生态旅游等多种高端农业就业机会,为年轻人留乡创业提供平台。目前,晓塘乡拥有“技术能力强、作用发挥强”的“双强”橘农***余名、橘工匠*人,“红美人”柑橘销量的**%以上是由留乡的年轻人通过线上销售完成。就业向好,发展向前。今后晓塘乡将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契机,坚持工农业发展改革一并设计、一体推动,持续促进各要素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中积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培育壮大新兴制造产业,形成工业辐射带动农业、农业基础支撑工业,“工农互促”、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记者 马振 通讯员 苏锦锦)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