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73岁老农被蜱虫咬伤查出肺栓塞,多学科3小时接力手术解除警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这是我们首次尝试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为后续肺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不仅简化了患者的手术流程,也大幅度减少了患者的时间成本及经济负担。”黄陂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朱雨梦,在多科室协作为高爷爷成功实施肺动脉取栓及下腔滤器置入术后感慨道。近日,**岁的老农高爷爷因被蜱虫咬伤后出现发热、食欲减少、乏力、咳痰等症状,经黄陂区人民医院感染科诊疗,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叫“蜱虫病”。经科室积极抢救治疗后高爷爷病情逐渐平稳,但住院过程中患者常规复查结果显示D-二聚体异常升高(达**.**ug/ml)。感染科医生团队于是立即进一步做相关检查,确诊患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据介绍,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进入肺动脉会导致肺部血液循环不畅,易引发患者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猝死。感染科发现问题联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介入团队与血管外科讨论针对高爷爷症状的治疗方案,并一致建议其积极行经皮肺动脉取栓及下腔滤器置入术。 “因为肺动脉取栓及下腔滤器置入都是通过股静脉介入的微创手术,共用同一血管通路。经过多科室讨论研判,我们将原本的两台手术合并成同台接力完成。希望在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达到最理想的手术效果。”朱雨梦介绍。高爷爷手术当日,肺血管介入团队首先上台完成右心漂浮导管检查及肺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相继置入导管至肺动脉血栓处,顺利完成皮肺动脉抽栓术。随后,血管外科介入团队接台,在透视下于目标位置熟练完成下腔滤器释放。在两个科室通力协作下,仅三小时接力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图片附件贺凤群术后向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据了解,术后患者感觉良好,次日即可自行下床活动。图片附件肺血管介入团队与血管外科介入团队黄陂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贺凤群提示,肺栓塞作为一种临床急症,患者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可积极行血管介入治疗。通过微创手术可及时开通闭塞的肺动脉,纠正低血压及缺氧状态,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