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机票退改签骗局频发,警惕这些诈骗套路→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目前正值暑运出行旺季,本该是愉快地享受假期的时候,不少旅客却因为预订了机票而遭遇骗局,一张机票的背后,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中国航信提升验证等级,降低信息泄露风险在多家社交平台上,记者发现有不少旅客反映自己在购买机票后,******工作人员的电话,声称因为航班变动需要退还费用。由于对方能准确说出旅客的航班信息和个人信息,不少人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旅客在订票之后,个人信息到底是如何泄露的呢?******、机场和机票代理商提供旅客出行服务系统的中国航信相关负责人。图片附件中国航信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部副部长 李新林:在整个机票预订的过程中,涉及多个主体,包括OTA(在线旅游分销平台)、航空公司、机场以及中国航信。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做好旅客个人信息的保护,都有可能会带来旅客个人信息的泄露。图片附件李新林介绍,本月开始,中国航信已经分批次对机票分销系统个人使用工作号开启登录短信验证功能,强化登录环节的双因素认证,降低旅客信息泄露的风险。图片附件中国航信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部副部长 李新林:我们提升了短信验证的频率,每次登录都需要做短信的双因素认证,保证了每一个工作号只有一个人使用,减少了能够接触到旅客个人信息的范围,也可以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骗局频发,如何识破“骗局”?一方面是行业需要加强对旅客个人信息的保护,另一方面,作为旅客也要“擦亮眼睛”,谨防掉进“陷阱”里。那到底该如何识破骗局,做好防范呢?首先,******或在线票务服务平台一般只会通过其官方电话联系,如果是陌生的个人手机号码或“**”“+”开头的境外号码来电,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其次,警惕“有赔偿”。当来电的所谓工作人员主动告知旅客会补偿款项,并需要下载指定的软件,那可以基本判定是骗局。旅客一旦出现犹豫心态,对方还会以改签航班的余座不多等理由,催促乘客尽快完成操作。第三,绝不“屏幕共享”。对方会以“改签需要小额手续费”“退款需要验证人脸、录像记录”“需要验证码确认改签信息”等借口,骗取旅客提供银行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或是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获取了这些信息,骗子可轻易登录旅客的网银,并用套取的转账验证码把余额全部转走。相关阅读: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