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诚善厚德润人心——大余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做法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大余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让广大群众在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盈的美好生活中,获得更多幸福感、满足感,以诚善厚德浸润人心,推动乡风文明不断向好向善。 以规立德,把旧观念转为新思想。一是让村规民约好用。对全县各村村规民约进行“体检”、修订,将婚丧嫁娶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实现婚嫁习俗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问题,组织动员村民参与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将提倡请客不收礼、厚养薄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办宴席等内容充实进村规民约,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雅办”的文明新风。二是让自治组织管用。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对婚丧事宜主动介入、积极引导,根据村规民约的内容开展道德评议、发布道德红黑榜,发挥自治组织的警示教育作用,用“红榜”凝聚正能量,倡新风、树正气。 以行树德,让好榜样培育好乡风。一是立起标杆。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两报告一承诺”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带头践行“喜事新办、婚事简办”,为群众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家庭成员、直系亲属自觉抵制陈规陋习。二是以点带面。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岳父母”“好理事长”“好媳妇”等基层评选活动,以及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用群众评价的力量褒扬社会新风,形成“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三是正向激励。运用农村“时间超市”阵地,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积分管理,以积分兑换实物,以实物激发动力,不断增强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主体作用,切实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以文养德,让新文化催化新风尚。一是巩固阵地。将全县*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阵地,利用“***”、七夕、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集体颁证、集体婚礼、青年联谊、移风易俗书画大赛、广场舞比赛、村规民约诵读、村BA篮球赛等文明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将乡风文明渗透到群众中去,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二是加强宣传。结合村村通、大喇叭、两中心一平台等多种媒介,开展移风易俗集中宣讲、入户宣传、微宣讲,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强化精神引领,涵育文明新风,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中,大余县在制度建设与宣传引导上不断发力、久久为功,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动内涵,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用文明新风润泽每个人的心田。附件: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