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汉台:5万余亩稻田完成无人机“飞防”作业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在宗营镇赵曹村水稻示范基地上空,一架架满载科学配比生态药剂的大型植保无人机飞向空中,在飞防专业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沿着预设路线来回穿梭“飞防”作业,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形成雾流均匀地喷洒在稻田中,为水稻披上绿色健康的“防护服”。“以前防治病虫害,全靠人工背着喷雾器,上坎下坎,不仅辛苦效果还不一定好,现在的无人机打药几分钟可以完成几亩,作业省时又省力。”赵曹村农户高兴地说。当前正值水稻抽穗的关键期,汉台**.**万亩水稻已全面进入病虫害防治阶段,区农业部门采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方式,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优势,在全区范围内安排**台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让田间管护既高效又节能。“植保无人机飞防既提高了病虫防治效率,降低了防治成本,还能实现精准施药,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和农作物生长阶段,调整农药的种类和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汉台区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张华介绍,与传统人工喷雾相比,飞防作业效率是人工喷药的**倍以上,能减少农药使用量**%以上,一天能够完成数百亩农田的植保任务,有效助力汉台农业生产“加速度”。为大力实施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汉台区按照“集体引领、合作社推动、农户参与”的模式,积极发展智慧农业,聚焦农业产业“耕、种、防、收”四个阶段,探索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广泛应用无人机喷洒、智能化育秧、机械翻耕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为群众丰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万余亩稻田的精准施药,有效保障了水稻质量安全。(记者 何晓菲 通讯员 衡磊)公开通用来源 end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