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江博士的科研项目,在桐乡结出硕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点击查看图片江建勇在介绍研发成果。在乌镇实验室*楼,一条长长的走廊,玻璃隔开了实验室和外界,实验室内各种精密仪器和实验用具整齐地陈列着……走廊尽头,就是江建勇的办公室。而在江建勇看来,这里更像一个“科技温室”,为团队提供了空间及服务支持,让他们走向产业化的道路更加顺畅。作为项目的牵头人,这个夏天,江建勇变身“空中飞人”,为项目产业化前的准备工作而忙碌奔波着。“项目马上就要产业化,新车间也已经在建设,我和团队要争分夺秒,尽快把各项融资、合作敲定!”简单吃了几口早餐,******技术团队开会讨论即将上市的产品技术细节。****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江建勇来到乌镇实验室,开展耐高温电容器薄膜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当时,项目还没有成熟,需要一段时间的中试验证,“刚好乌镇实验室给了这个契机,让我们有人、有资金、有平台,可以更加有信心地去做这件事。”经历了*年时间的中试研发,在这个炽热的夏天,江建勇终于尝到了产业化落地的“甜蜜滋味”。目前,团队研制的耐高温、高储能密度复合电介质薄膜制出的薄膜电容器,与现有BOPP电容器对比,体积减少了**%,容量体积比和耐高温能力却大大提高,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迭代升级。团队还攻克了高性能高频覆铜板制备工艺难题,实现了无玻纤PTFE基高频覆铜板国产化替代和量产。“这一项成果,甚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未来在*G+通信、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物流、智慧交通、军事卫星等领域,都有我们的用武之地!”手握两项领先成果,也让江建勇走向产业化******的董事长,江建勇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工作日程也更紧凑了,上午开完讨论会,中午他还要赶到下一个测试现场与客户见面。“我们以前是“泡”在实验室的科研人,现在是奔波于全国各地寻找市场的企业人,做商业计划书、跑场地、谈投融资,这些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但我们乐在其中!”言语间,江建勇憧憬着,乌镇的厂房一点点“长大”,能将科研成果落地在桐乡,真正为桐乡经济发展做贡献,与这座城市热情相拥。让“沉睡”的科研成果“苏醒”,乌镇实验室这座“王牌温室”里,越来越多像江建勇这样选择将研发项目放在这里“孵化破壳”。投身航空航天,探索浩瀚宇宙******自主研发生产的C/SiC复合材料光机产品助力卫星升空,这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绍明领衔的团队,由乌镇实验室引进孵化,如今已完成A轮融资****余万元,累计融资额已超*亿元。**后博士陈斌杰和小伙伴带着压电陶瓷材料项目参加第**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一举摘得金奖,******,产业化梦想越来越近了……如今,乌镇实验室已孵化人才项目**个,引进落地项目近**个,遍布桐乡*镇*街道,其中,孵化项目研究成果连续两年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获金奖,并在****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获得金奖。今年年底,乌镇实验室就要搬迁到凤凰湖科技城了,这群年轻人,也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优越的工作环境。创新永远不停歇,乌镇实验室这个桐乡的“王牌温室”,正持续升温“桐乡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