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文博日历丨唐代的“创意吸管杯”?猜猜怎么用→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杯子控”不只是现代人的专属词高颜值的杯子古人也超爱今天,一起认识唐代“吸管杯”唐邢窑白釉绿彩吸杯图片附件抹茶色打底 鱼儿杯中藏这件唐代“吸管杯”,太别致了图片附件这只杯子在配色上选取了春夏超流行的“薄荷曼波”色系外壁如水墨画般淡淡流淌内壁似渲染开一盏浓郁的抹茶十分温柔治愈图片附件造型上更是精巧杯子自带固定的“吸管”管身附着于杯侧吸管的末端接于杯底中心通过一个圆孔与杯内相连通杯内底部装饰有立体模印的小鱼鱼儿正好遮住了杯内的孔也为整个造型增添了一份灵动图片附件当主人饮用杯中酒水时鱼儿似在水中游既展现出工匠的独特巧思又彰显出文人的雅趣图片附件类似的“吸管杯”中还有小乌龟、小鸭子等“杯中萌宠”各个小巧精美、活灵活现这绝妙的设计放在现在也不过时古人也爱“吸管杯”?一起来看吸杯使用“新”方法“吸杯”也称“碧筒杯”“荷叶杯”设计灵感来源于荷叶三国时期,名士宴客时开创了以荷叶作为酒杯的饮酒方式图片附件将美酒倒入荷叶以中空的荷叶茎为吸管美酒裹挟着荷叶的香气入口“酒吸荷叶绿”在炎炎夏日里为人们带来一番消暑滋味除了用“嘴”吸古人还开发了另一种用法:用“鼻”吸图片附件有学者提出这件吸杯很可能是一件鼻吸杯即是用鼻子来吸食液体关于鼻饮最早的论述出现在东汉班固的《汉书·贾捐之传》中 “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南宋文学家范成大在他的著作《桂海虞衡志》中也记载了这种“鼻饮杯”“南人习鼻饮,有陶器如杯碗,旁植一小管若瓶嘴,以鼻就管吸酒浆,暑月以饮水,云水自鼻入咽,快不可言……”这种特殊的饮酒方式存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除了这件白釉绿彩杯还有不同材质、造型的“吸管杯”图片附件△清康熙 素三彩荷花式杯 故宫博物院藏图片附件△清光绪款粉彩花卉秋操吸杯?天津市博物馆藏图片附件△犀角雕莲蓬荷叶形杯 故宫博物院藏是不是已经挑花了眼?从“黑石号”沉船“回家”它见证“海丝”的昔日辉煌这只唐邢窑白釉绿彩吸杯不仅造型精巧、用法独特它的身世还大有来头它来自一艘名为“黑石号”的唐代沉船图片附件△“黑石号”沉船模型****年,“黑石号”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附近打捞出水图片附件△“黑石号”出水位置这艘唐朝时期的沉船共出水*****余件文物绝大多数是中国产的陶瓷器其中长沙窑达到*****多件还有来自广东梅县水车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河南巩义窑等唐代南北方著名窑场的诸多瓷器精品图片附件△“黑石号”沉船发掘现场照片“黑石号”如同一颗“时间胶囊”浓缩了*世纪海上丝路的盛况“黑石号”沉船上的文物有***件(套)唐代瓷器回到长沙并以专题展的形式在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展出图片附件这些瓷器见证了亚洲先民乘风破浪、创造海洋文明的历史是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地区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这件从“海丝”归来带着现代气质的“吸管杯”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穿越古今的共鸣更是千百年来中国与世界的联通图片附件(文章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