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洪湖: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守护江河安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以前沿河两岸杂草丛生,垃圾遍布,水质浑浊。如今,却是树木环绕,水满池塘,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成为了休闲放松的绝佳之地。”近日,在洪湖市全市**个生态清洁小流域之一的下内荆河老湾灌渠片区,正在当地珂里湾游玩的王先生对此赞不绝口。今年以来,洪湖市紧密围绕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的目标,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在洪湖市的深入实施,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守护江河安澜。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水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四大安全底线,进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切实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出实际对策,压紧压实乡镇区街道和流域属地属行业的管理责任。聚焦防洪安水、治湖清水、治河疏水、治污洁水、保耕节水“五水共治”行动,确保加快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围绕《洪湖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划定的*个四级流域片区、**个五级流域片区和**个子流域单元,紧盯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任务,强化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剖析管理漏洞、制度短板,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的有机结合。以共同缔造为抓手,严格按照统筹规划“一套图”、技术支撑“一指引”、评价指标“一张表”、治理任务“一清单”等“四个一”工作模式,统筹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以厕所革命、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工作为基础,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养殖尾水治理等综合治理,坚持把水质改善提升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从源头抓起,统筹上下游、左右岸,一体推进保护和发展。运用好“五共”理念,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建立流域综合治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深入一线开展“下沉式”“嵌入式”监督检查。开展流域综合治理跟进监督,着力推动治理与生态修复,绘就守护“一湖碧水满眼生机,万里长江全境秀丽”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