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用爱心和责任守护患者的健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用爱心和责任守护患者的健康
记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刘海英
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刘海英,用爱心、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生命赞歌。在平凡岗位上的无悔坚守,践行了医者的职责和担当。用实际行动守护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健康,诠释了一名精神卫生工作者的无悔选择。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刘海英主动请缨到防疫一线。她深知,这不仅是一场战斗,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刘海英说,“****年“非典”时期,她就职于疫情爆发中心的北京某医院,那场疫情给了她一次洗礼和成长,留下了宝贵的防疫处理经验。所以想用自己的经验与技能,为对抗新冠尽一份微薄之力。”
作为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疫情防治应急办主任,刘海英迅速制定了《伊春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救治工作预案》,刘海英规范了诊疗流程,完善了防控手段与对策。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国家及省市的疫情防治精神,把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刘海英带领团队逐项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从患者转运、收治,到信息报送、后勤保障、感控管理等各环节无差错、无纰漏。
在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精神科病房里,刘海英以她的温暖和专业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尊敬。她常说:“能让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回归社会,才是一名好医生。”这句话也激励着她在精神卫生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刘海英对待患者如亲人一般。****年,一名高三学生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医院门诊就医。由于情绪低落、愉悦感缺失和学习成绩下降,学生的整个家庭都陷入了阴霾中。刘海英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经过*年多的治疗,该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内知名的大学。这样的事例让刘海英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精神科工作充满挑战,刘海英经常面对突发事件。在一次查房时,一名患者因精神症状失控,突然对她进行暴力攻击。刘海英猝不及防,右手被患者咬伤,简单包扎后,她又继续投入到患者的安抚工作中,直到患者情绪稳定。
在工作中,刘海英并未固步自封,她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她曾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学习半年之久,将更为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带回家乡。刘海英不断探索精神卫生事业诊疗的新方法、新途径,致力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提升治疗效果。她还倡导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邀请心理科、神经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共同参与,对复杂病例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通过联合会诊,不仅提高了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还促进了各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刘海英的带领下,其所在科室逐渐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团队,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刘海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精神卫生工作者的无悔选择和不懈追求。刘海英的勤奋与努力,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也推动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与健康。
爱心与奉献铸就最美医生。刘海英不仅在专业上精益求精,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一位患者。每逢节日,她都会为病房里的患者准备礼物,带来一份温暖和关爱。她还组织亲友捐献衣物,帮助没有家属监护的长期住院患者。她还承担着重症精神病患者排查、精神科专家下基层点对点技术支持、义诊等工作。每次下乡,她都深入村屯,耐心指导用药和家庭康复常识。
(市卫生健康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