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庆城县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 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庆城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撂荒地清理整治作为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抓手,通过宣传引导农户自觉复垦复种、延伸社会化服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有力举措深入推进全县撂荒地整治,有效遏制了全县耕地撂荒,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自然资源局局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副组长,县农经局、县果业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及**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庆城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庆城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持续做好庆城县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对照“三调”耕地未耕种数据进一步做好撂荒地核实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对全县撂荒地调查摸底和整治工作任务、责任目标、时间要求等进行明确,为全面开展撂荒地调查摸底和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县乡有关工作人员积极入户,入户开展宣传,重点宣讲相关法律法规,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撂荒地复耕复种对稳定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村民会议,让群众享有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增强群众主动参与复耕复种工作积极性,探索撂荒地复耕复种良性循环体系。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整治。严格落实农业农村局主管、二级单位包抓、乡镇月报告、全县季通报制度。由农业农村局牵头,各二级单位包抓具体乡镇,指导各乡镇认真分析本区域内耕地撂荒实际,分类施策,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因地制宜选择复耕复种的作物品种和技术模式。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将撂荒地整治纳入全县年终考核范畴,对重视程度不够、安排部署不力、推进落实不到位、敷衍应付的,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对水浇地、川塬地,做到应种尽种,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粮食生产功能区,健全完善管护机制,严禁撂荒,确保能种一季种一季、能种一年种一年。对山旱地撂荒,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支持发展特色粮油、特色水果、中药材、优质牧草等生产,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规模经营。结合实施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积极支持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发挥作用,培育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实行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统种统储等全程式、菜单式服务,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小农户通过合作和联合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善耕种条件,增强内生动力。撂荒地大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改善耕作条件,庆城县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全部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加大投入力度,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增强生产的便利性。加强撂荒地理化性状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逐步恢复撂荒地地力和产出水平。强化农机装备支撑。以落实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加快突破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瓶颈,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强化服务监管,推动土地流转。充分发挥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将动态监管始终贯穿于土地流转主体资格审查、经营项目审核、流转合同签订、合同鉴证备案登记和跟踪服务管理等全程环节上,积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督促流转双方严格履行合同约定,防止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弃耕抛荒给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截至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万亩,涉及***个行政村*****户农户,签订流转合同*****份。其中流转入农户*****.*亩,流转入家庭农场****亩,流转入合作社*****.**亩,流转入企业****.**亩,流转入其他主体****.*亩。严格落实政策,有效盘活耕地。坚持“多种多补、少种少补、应种尽种”的原则,对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的承包耕地,由村组集体责令承包方及时复耕,或引导流转复耕,对长期无力耕种或因举家外迁造成撂荒的农户,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合理经济补偿基础上,引导其自愿退出承包权。对退出来的耕地,由村集体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有效盘活撂荒地。把耕地撂荒与补助政策相挂钩。对长期撂荒的停止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停止承包地经营者享受的各项奖励政策,待复耕复种后再重新纳入补贴范围。对享受补贴又不从事农业生产,并造成耕地撂荒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