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象雷协作,助力雷波特产“出山达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村民们在“家门口”的基地菌棚里采收新鲜羊肚耳。(记者 吴敏勇/摄)盛夏清晨,暑热还未喧腾。走进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永盛镇高峰村的彝谷羊肚耳示范基地,三个新式联动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吊挂的*万多棒羊肚耳长势喜人。工人们逡巡菌棚,采收一朵朵形似白木耳的新鲜羊肚耳,快速入框、装车、分销各级市场……“鲜销之外,目前还得加紧加工干品。”******负责人李琪介绍,雷波县这两天确定了****年消费协作、对口帮扶农产品目录,羊肚耳名列其中,预计**月份前,象山消费者就能品尝到雷波的这一新特产。羊肚耳又名珍珠菌,由彝谷公司今年新引种到雷波。除了高峰村,该公司还在永盛镇砖房村、箐口乡双桥村创建*个示范栽培基地,并建立相关帮扶车间。首期引种栽培的*万袋菌棒,累计可产新鲜羊肚耳***吨,带动周边镇村劳动力就业***人次。作为高端食用菌羊肚菌的“孪生兄弟”,羊肚耳鲜品为白色,干品金黄,气味清香、外脆内弹,因富含矿物质,营养价值高,凉拌、炒肉、煲汤、涮火锅样样出彩。“希望羊肚耳能和雷波高山茶、大豆油、特色腊味、脐橙、牛肉等农特产品一样,受到象山市民的喜爱。”李琪说。地处大凉山深处的雷波县,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海拔高低落差近****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年象雷东西部协作以来,两地从雷波当地特色产业入手,建立消费协作对接渠道,健全“两地仓”“招标采购”“产品评价”“全链监管”等机制,结合推介展销、订单采购、帮扶车间生产销售、线上线下推广等形式,推动雷波特产“出山达海”,直供宁波(象山)等东部地区城市,在丰富沿海市民餐桌的同时,鼓起雷波群众腰包。截至目前,象山全力推进消费帮扶行动,直接采购和帮助销售凉山州(雷波)农特产品累计近*.*亿元,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象山的消费帮扶也从原先的政府机关团体采购为主逐渐向全社会参与转变,四川大凉山(雷波)产品在象山的销售“窗口”多达**个。“不仅宁波(象山)的企业采购我们的产品,还有帮扶干部整合资源,帮助我们开拓全国市场。”李琪说,彝谷公司以前主要经营雷波特有的花椒、腊味等初加工产品,产品单一、生产基地少、产业规模小、销售渠道窄,搭上东西部消费协作、对口帮扶“快车”后,连续三年销售达****万元以上,经营的产品也拓展到了三四十种,直接带动***余农户增收奔富。(记者 郑丹凤 吴启超 通讯员 沈旻盎)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