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深化改革丨路下乡:建强“头雁”队伍 领航乡村振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路下乡持续加强村级“头雁”队伍建设,抓紧抓实“选”“育”“管”三个环节,着力打造一支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选优配强激活源动力。注重把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作为“纳才”对象,围绕“年轻化、知识化、素质化”三项标准,通过村民推荐、综合评估、个人谈话等方式,择优吸纳**名人才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库,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坚持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跟踪培养考察,根据日常表现、工作成效、群众意见等情况,动态建立个人档案并作为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及时清出*名培养考察不合格、群众满意度较低的后备人员,蓄好“源头活水”。培育锻炼提高作战力。发挥红色教育示范带优势,举办“寻足迹、悟思想、铸忠魂、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名村主干重温历史、走红军路、现场宣誓,坚定为民服务理想信念。依托乡党校、村级现场教学点、产业示范基地等阵地,开设“头雁”培训班*期,邀请县法院、农业农村等部门骨干围绕法律法规、种植养殖技术、产业项目建设等进行授课,帮助提高专业水平。实行结对帮带模式,由挂村领导组建帮带队伍*支,带领村主干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两违两乱”、防台防汛等重点工作,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领。严管厚爱增强内生力。完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由乡党建办牵头,灵活运用电话抽查、实地调研、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村干部在岗履职、服务群众等情况,及时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个,督促责任落实。突出实干实绩导向,以座谈会、报告会的形式,引导各村党支部书记上台,对全年工作成效进行“亮、晒、比”,由挂村领导、村民代表共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与年度考核等次、绩效奖励发放、外出调研安排等挂钩,****年评出“优秀”等次*人次,有效提振干事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