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吉首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重温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吉首大学"研究生暑期专业实践":重温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耸立着一座承载丰富革命历史文化的纪念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这里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该纪念馆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基地""潇湘红八景"及"锦绣潇湘"湖南旅游精品红色线路等于一身。*月**日,纪念馆近日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访客——吉首大学"红色艺术作品赋能乡村振兴"专业实践团。这群满怀深情和敬仰之情的师生们,要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舞蹈作品创作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秉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的初心,旨在重温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再塑红色经典。为了准确把握研创活动的主线和主题,团队成员们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红二·六军团长征陈列展馆、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陈列馆以及红二·六军团红军医院旧址。这些带着创作任务的参观活动,为红色舞蹈作品《再叫一声娘》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图为部分团队成员在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前合影)(图为部分团队成员在红色土家乡村振兴馆前合影)一、追随先辈足迹,重温红色故事到达茨岩塘的当天下午,我们首先来到红二·六军团长征陈列展馆。这里珍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和照片。团队一行认真观看,倾心聆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通过参观,我们深入了解到无数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也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以及他们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图为部分团队成员在红二·六军团长征陈列展馆大厅合影)随后,团队一行又来到了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陈列馆。这里曾是红军的重要军事生产基地。这里保留着许多革命战争年代的武器,我们也目睹了红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下制造和维修武器的艰辛历程。满目简陋的工具,无不诉说着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更在诉说着革命先烈们的勤劳与智慧。(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陈列馆)(图为部分团队成员在红二·六军团兵工厂旧址陈列馆前合影)最后,团队一行还参观了红二·六军团红军医院旧址。这里曾是红二·六军团救治伤员的地方。简陋的条件和医疗设备,让我们所有人深受感动。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医务人员们想方设法,救死扶伤,让大批红军将士重返战场,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为我们创作舞蹈作品《再叫一声娘》注入了情感的温度与深度。(图为部分团队成员在红二·六军团红军医院旧址前合影)二、重温红色故事,再塑红色形象茨岩塘是一片充满红色故事的土地,在这里,流传着《再叫我一声娘》《二十三根麻纱》《十三英烈出一家》《我随贺龙当红军》等无数个经典的红色故事。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也常常通过故事会的形式为来访者深情地讲述这些红色故事,让它们存活在人们的心中。经过反复研讨并征得纪念馆方面认可,本团队决定以《再叫我一声娘》这一感人至深的故事为素材,为纪念馆创作舞蹈作品——《再叫一声娘》。为确保排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核心创作团队成员赵秋子、田紫雯、金婕等在李开沛教授的带领下,对作品的主题、结构、动作语言、服装、道具等进行反复推敲和精心设计并形成创作台本,同时还根据所有参演演员都是业余的这一特点,对动作连接、技术运用、表情管理等细节问题进行适时调整。目的是希望让这部作品的呈现更淳朴、更真实、更感人。(图为主创团队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及演员代表交流作品细节)*月**日至**日,红色舞蹈作品《再叫一声娘》在纪念馆报告厅内有序进行排练。该作品以在当地流传的红色故事《再叫我一声娘》为蓝本进行创作。作品以主人公梁俏妹的革命经历为线索,艺术地展现梁俏妹从深受压迫、嫉恶如仇,到加入红军参加革命斗争,最终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全过程。作品中,梁俏妹对女儿深深的母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相互交织,既展现了其作为母亲的柔情,又展现了她作为革命者的坚毅。在研创团队的指导下,当地的业余演员们通过深情的演绎,将梁俏妹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让人们深切感受到那段革命历史的悲壮与伟大。(图为舞蹈作品《再叫一声娘》"群舞"段落的排练剧照)三、沐浴红色精神,在创作实践中成长舞蹈作品《再叫一声娘》的创作,不仅是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与龙山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双方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也得到龙山县里耶古城******的大力支持。通过作品的研创实践,不仅让团队全体成员受到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也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全面的洗涤,当然也使我们践行为地方服务,用专业所长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在作品的研创过程中,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投入了大量的情感与精力,力求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演绎得尽善尽美。我们相信,当这部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时,一定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并触动他们的心灵。当然,这样的研创实践活动,对我们每一个团队成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缅怀了革命先烈,接受了深刻的红色教育,同时也对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检验。应该说,我们正是在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的过程中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艺术研创实践,精神境界和实践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致力于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创新,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不断成长,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经典作出应有的努力。(图为部分团队成员在纪念馆"红军战斗在龙山"主题雕塑前合影)文字:赵秋子图片:金婕、田紫雯、龙民瑶